您的位置: 首页  >  学习园地  >  报刊集锦  >  正文

军旅文化

来源:未知   作者:佚名  时间:2015-01-04 20:39:00  阅读:
阅读提纲:
1、习近平强调 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
2、文化与人格
3、激励官兵倾心为国铸剑 ——第二炮兵装备部加强文化建设纪事
4、看不见的杠杆 ——“甲午战争文化沉思录”系列文章之四
5、传递边关“好声音” 汇聚强边正能量
6、培养“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
7、草原胸怀、胡杨意志、骆驼品格、战马雄风
8、雏鹰砺翅向深蓝
9、感悟“三块石
10、惟民魂是最可宝贵 ——甲午战争之败的国民性反思
11、哲学的雕塑——书法艺术
12、以先进边防文化铸造边关军魂
13、凝练特色文化精神的艺术
14、强化自觉的历史传承
15文化建设“学分制”激活一池春水
16、辩证认识公民层面的核心价值观准则 
17、用中国优秀传统军事文化助力强军实践
18、战斗文化点燃强军激情 ——江苏省军区举办干部文化建设观摩活动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 
 
       新华社北京2月25日电 中共中央政治局2月24日下午就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进行第十三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积极引导人们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追求高尚的道德理想,不断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基础。
      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发表了讲话。他指出,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点。这是决定文化性质和方向的最深层次要素。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其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培育和弘扬核心价值观,有效整合社会意识,是社会系统得以正常运转、社会秩序得以有效维护的重要途径,也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方面。历史和现实都表明,构建具有强大感召力的核心价值观,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关系国家长治久安。
      习近平强调,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精髓,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
     习近平指出,要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讲清楚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要处理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习近平强调,要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社会生活方方面面。要通过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实践养成、制度保障等,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广大党员、干部必须带头学习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自己的模范行为和高尚人格感召群众、带动群众。要从娃娃抓起、从学校抓起,做到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要润物细无声,运用各类文化形式,生动具体地表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高质量高水平的作品形象地告诉人们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什么是值得肯定和赞扬的,什么是必须反对和否定的。
   习近平指出,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要注意把我们所提倡的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要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健全各行各业规章制度,完善市民公约、乡规民约、学生守则等行为准则,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人们日常工作生活的基本遵循。要建立和规范一些礼仪制度,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纪念庆典活动,传播主流价值,增强人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融入各种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之中,吸引群众广泛参与,推动人们在为家庭谋幸福、为他人送温暖、为社会作贡献的过程中提高精神境界、培育文明风尚。要利用各种时机和场合,形成有利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活情景和社会氛围,使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
   习近平强调,要发挥政策导向作用,使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方面面政策都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要用法律来推动核心价值观建设。各种社会管理要承担起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责任,注重在日常管理中体现价值导向,使符合核心价值观的行为得到鼓励、违背核心价值观的行为受到制约。

 
文化与人格 

       弗洛伊德的学生荣格曾说过:“一切文化最终都沉淀为人格。”文化学者余秋雨先生更是将文化的最终实现定义为我们每一个人的内部形象和外部形象。
      我们每个人负载着文化在世界各地游走,身上流淌着民族、地区甚至家族的文化血脉在生活中站立,从方言、饮食到人生观、价值观,从形而下到形而上,历世事沧桑完成由器向道、道器合一的升华与彰显。因此文化的传播本质上是人格的传播,而不光是通过哪种书、哪一些理论、哪些部门。文化的展现最有效最直接的是通过我们的行为,尤其是当下的行为。由此不难理解为什么埃及神庙上的“到此一游”不仅是个人的丢脸,却是全体国人的耻辱。我们每个人就是本民族文化最鲜活的代表。当民族最优秀的文化基因全部沉淀传承在民族每个个体身上时,就是文化复兴。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华民族要实现伟大复兴,也需要我们将这种强烈的梦想愿景沉淀于每个个体身上,通过每个人的自警自省、自律自为、自强自立,于中流击水时一往无前,立浪遏飞舟处义无反顾,以亿万个“我自强”的人格丰满、文化自觉托起国家强、民族强


 
激励官兵倾心为国铸剑 ——第二炮兵装备部加强文化建设纪事 

       大漠戈壁,白发将军与科研人员一起爬冰踏雪,奔波于各个新武器试验场;深山洞库,一群检测维修官兵甘居偏远,精心为大国长剑把脉问诊;装备生产车间,广大军代表把工厂当战场,视质量如生命,从不放过一丝一毫的瑕疵……初春时节,踏访第二炮兵装备战线,广大官兵忠诚铸剑的坚定信念、科技强军的矢志追求,迸发出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激荡心灵、催人奋进。 
       第二炮兵装备部直属工作部部长吴瑞忠说:“这种力量之源,就是装备战线多年来积淀形成的装备文化。在强军兴装实践中,它始终以其强劲的推动力感染力,激励着广大装备官兵倾心为国铸剑,无怨无悔!”

          让特色文化竞相绽放

       第二炮兵装备战线官兵身处武器装备建设前沿,单位类别多、业务种类杂。如何更好地总结提炼装备战线的精神文化成果,让装备文化既被普遍认同又各具特色,是一项重要的基础工程和现实课题。 
        近年来,装备部党委着眼“培育什么样的装备官兵、怎样培育装备官兵”的重大课题,专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装备文化建设的意见》,总结提炼装备战线优秀的精神文化成果,组织编写《科研文化手册》《军代表文化手册》和阵管文化丛书等,充分吸纳特色鲜明的装备文化资源,倾力打造既能体现装备人普遍认同并共同遵循的价值理念和行为规则,又具有各单位、各行业特色的装备文化体系。 
        记者在装备建设一线看到,各个行业的特色文化竞相绽放。“忠诚使命、献身国防,科学求实、严谨细致,锐意创新、敢于突破,艰苦奋斗、淡泊名利,团结协作、勇攀高峰”的科研文化,迸发出强大精神动力,保障大国长剑腾飞九天;“忠诚代表、忠诚卫士,装备至上、质量第一,军方主导、恪尽职守,面向部队、服务作战”的价值理念深入人心,军代表文化正引领“监造官”争做第二炮兵的忠诚代表、监护装备产品质量的忠诚卫士;巡检巡修现场,计量官兵“精修细量、锻造精品、攻坚克难、忠诚奉献”,争做“良心秤”、争修“放心产品”蔚然成风……
       内容体系越完善,文化就越有生命活力。采访装备战线,记者无不感受到这种既彰显装备官兵共有的文化特性,又兼容各行业特色精神的先进文化,正以旺盛的生命力为装备建设注入无限的生机与活力。

          让文化育人融入战位

       多年来,该部紧贴装备建设实践,将文化育人的课堂向岗位实践融入,引导官兵在投身强军兴装实践中接受装备文化的滋养。从寂静神秘的实验室到长剑腾飞的试验靶场,从地处深山的维修大厅到严苛精细的军品检查验收一线,装备文化的浸润熏陶无处不在。 
       在某部工区,“扎根工区做奉献、严检精修建功业”主题实践活动,历经数年一直热度不减。在工厂车间,“做第二炮兵的忠诚代表、监护装备产品质量的忠诚卫士”“宁要百发百中弹一发,不要百发一中弹百发”等标语口号,已融入军代表心灵,并外化为一种立身做事、履职尽责的行为准则。 
       先进文化,对于激励官兵高昂的战斗精神,锤炼爱装精武、敢于胜利的精气神,培养高素质的新型装备保障人才,巩固和提高战斗力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他们坚持以使命为牵引,以岗位为平台,广泛组织“忠诚标兵”评选活动,举办“砺剑写忠诚”书画摄影作品展、“铸剑杯”体育竞赛和以“两个忠诚”为主题的读书征文、演讲辩论等活动,以装备系统的优良传统作风哺育官兵,为深化拓展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培育提供良田沃土。他们着眼推进全面建设,发挥装备文化在装备建设的各个层面、各个领域的引导、激励、熏陶、益智、规范等功能,不断为科技兴装强装注入不竭动力。 
       文化铸魂,文化催征。春节期间,一大批装备官兵依然坚守在深山洞库、奋战在大漠戈壁,为了大国长剑更锋利,他们抛家舍业、不畏艰苦。也正是有了他们一颗颗忠诚之心,才得以铸就一把把克敌制胜的打赢利剑。

        让官兵生活走上舞台

     “梦过多少铁马金戈/煅烧多少天雷地火/我为祖国铸造倚天长剑……”2010年3月,第二炮兵军代表迎来50年纪念日,这首由装备人自己创作的《铸剑长歌》广为传唱。这首歌,是对军代表50年卓著功绩的一次深情讴歌,也是对装备文化的一次生动诠释。 
      在该部,像这样的精品力作,还有很多。一台反映军代表生活情感故事的小品《山那边》,让很多人看后热泪盈眶、久久不能释怀。去年,该部的文艺创作骨干创作的小品《追梦》,艺术展示了火箭兵忠诚可靠、英勇无畏的军人血性和精神品质。这个小品成为新兵入伍、新学员毕业的第一堂教育课。今年元旦,由装备部官兵创作的《强军战鼓》更是让大家耳目一新,不少官兵观看后感慨地说,那铿锵的鼓点,就是第二炮兵武器装备建设阔步前进的坚实足音,看了之后,特别振奋人心。 
    一首歌、一个小品等文艺节目,见证了装备部打造文艺精品的坚实探索。近年来,他们坚持兵写兵、兵演兵,通过创作高质量的文艺作品来丰富基层文化生活,陶冶官兵情操,传承装备文化,先后创作了一大批反映装备官兵生活、体现装备官兵精神品质的群众性文艺作品,多部作品在全军获奖,颇受广大官兵喜爱。 
    这些文艺作品之所以受欢迎,不仅因为它们来自装备官兵真实的生活,而且还因为官兵亲自参与节目的编排和演出,戏里戏外都是装备官兵的缩影。曾多次担任主创的某计量站政治处干事刘磊介绍说,不论是小品、歌曲,还是大合唱、歌舞表演,从剧本创作到动作编排,装备部基层文艺骨干都要深入装备建设一线采风、体验生活,力求每一部作品都源于生活、贴近大众、接上地气。


 
看不见的杠杆 ——“甲午战争文化沉思录”系列文章之四 

范毓周 

       一支军队生长在什么样的文化环境当中,坚持什么样的文化理念,以及由此带来的军事层面的影响,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战争的走向。
     反思甲午战争的前后过程,可以看到,文化元素在军队战斗力和战争结局上的深层影响。这也警示我们,在世界新军事变革浪潮当中,除了要建设强大武器装备力量之外,更要重视建设与之相匹配的先进军事文化,让看不见的文化杠杆撬动战斗力这个根本。
      ——编 者 
     甲午战争导致中国失败的原因很多,历年来人们从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战略战术等方面进行了诸多思考,然而,我们不得不承认,在战争背后有一个看不见的文化杠杆,在左右着战争的走向。

       1、不同的传统文化心理导致不同的文化性格

      中国是一个以农耕为主的大国,生产技术依靠经验世代相传,其文化构成以传承为主,因而形成了因循守旧的民族文化心理。农业的主要依据是土地,从事农业生产的民族很早就进入稳定的定居生活,追求安定和畏惧侵袭构成社会的普遍心理,其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决定整个民族和国家时时处于防御为主的心态。这样的民族文化心理和心态造成长期的内敛的大陆文化传统。在这种文化影响下,中国在外交上,一向奉行和平相处,忍让退缩;在军事上,对于外来的入侵势力很少做积极主动的进攻性打击,大多都是以防御和被动应对为主要方式。这从宋、明两代迅速亡于金、元和清的军事征服即可看出。日本是一个由多个岛屿组成的岛国,资源相对匮乏,相当多的岛民基本上以从事海洋渔业为生,更有不法浪人流窜海上,以劫掠海上过往商船为业。因而其文化是以向海外扩张的海洋文化,以主动出击和进攻性打击为基本理念,明末中国东南海疆倭寇风行即是明证。

        2、新思想、新理念遇到不同的文化土壤,激发的是迥异的文化力量

      从现代化理念变革上看,甲午战争以前数十年间,远东地区国际局势相对缓和,日本及时抓住机遇,积极推进近代化改革进程,通过明治维新社会迅速转型,社会文化彻底变革。崇尚西方,锐意进取,内政外交均向西方列强看齐,引入国际新思想,追求国际新理念,形成社会新机制,军事力量急剧增强。与此同时,中国则在传统文化的束缚下,推进近代化的历程举步维艰。虽有李鸿章、张之洞等锐意洋务,但派系复杂,政局混乱,腐败风行,机制衰弱,人心各异,社会文化新旧纠结,诸事纷乱杂然无序,军事力量外强中干,面对列强一直是以闭关锁国的心态处置内政外交,至于外侮只是防范而已。故在其政治文化影响下,军事部署混乱、脆弱,不堪一击,遇到日本突发军事打击,战略保守,战术混乱,应对失据,贻误战机,失败是必然结局。

        3、有没有制海权观念,直接影响到武器效能的发挥和战争主动权

     19世纪以后,制海权成为造就现代大国兴衰的重要杠杆。鸦片战争失败后,清政府也曾反思失败的原因,虽然短期内引进了大量西方枪炮,并开设许多军工厂进行仿制,尤其是不惜重金从德国购买当时东亚最先进的“定远”“镇远”重型铁甲舰,还派留学生到当时世界上海军最先进的国家英国去学习。这些引进和学习曾经一度使清朝的海军实力位居亚洲第一,但由于没有制海权观念,这些不过是停留在器物层面。清朝政府只看到了武器的强大,没有看到武器需有现代战略文化的指导才能发挥真正的作用,只看到了海防却没有领悟到现代海权的价值,对买来的舰船既没有建立整体联合舰队的概念,更没有赋予制海权的使命。日本的海军虽然在规模和数量上都不及中国,但他们从制海权理念出发,明确认识到在战争中必须先发制人把敌国海军消灭在港口里,从而把敌国的军队封锁在本土上,使其不能出海取得战争的主动权。在甲午战争中,日本把争夺制海权作为掌握对中国作战的主动权,而中国只是单纯把海洋作为防御的屏障,把海军看成是运输船队、运兵船的护航和陆地防守的辅助手段。在甲午战争的最后阶段,北洋水师“株守军港”不敢出海,坐以待毙,所有军舰成了僵死的炮台,只能对敌舰做有限的抵抗。

         4、强大的军事装备必须以先进文化理念为支撑

      一个多世纪过去了。从文化层面来看甲午战争,它给我们的教训是,只有强大的军事装备而无先进的现代文化理念,不用现代文化理念对军制改革和创新军事战略、战术进行指导,要想赢得战争的胜利几乎是不可能的。
     当今世界,新军事变革风起云涌,信息化、网络化席卷全球,武器装备不断更新换代,战斗力生成模式已经发生深刻嬗变,新型作战力量不断涌现。在这些变革面前,军事理念变革、军事思想更新和战略战术创新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必须彻底改变原有的内陆文化心理,建立开阔的海洋大国意识,进一步扩大海防力量,更新思想认识和军事理念,运用全新战略、战术,认真加强军事建设,积极发展国防装备,加强战备,利用强大的军事力量防止来自任何方面的突发事件,做好应对一切可能发生的战争准备。
     今天的东亚格局依然复杂,日本对于周边邻国虎视眈眈,政治势力急剧右转,保守主义重新登台,军国主义思潮急剧抬头,军事化进程逐步升级。这使我们不能不想到,甲午战争和二次世界大战中侵华战争的历史是否会以新的方式重演,我们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做好充分的准备。


 
传递边关“好声音” 汇聚强边正能量

李德海 

       2014年新年伊始,习主席冒着零下30多度的严寒,专程到内蒙古边防一线视察慰问部队,看望戍边官兵,在三角山哨所作出了“安心边关、扎根边关、创业边关、立功边关”的重要指示。这既表现了心系基层、情系边防的领袖情怀,也是对全军将士牢记强军目标、献身强军实践的有力鞭策。结合第二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展开,笔者到阿拉善边防一线蹲点调研时发现,流传在内蒙古八千里边防线上的许多“好声音”成了历代戍边官兵艰苦奋斗、建功立业的冲锋号。这是多年来戍边官兵以苦为乐、牺牲奉献生动实践的经验总结,在新时期边防部队建设中应发扬光大。
      “草原胸怀、胡杨意志、骆驼品格、战马雄风”。“草原胸怀”是界碑在我面前,人民在我身后,责任在我肩上,祖国在我心中的宽广胸怀。时刻引导戍边官兵注重从党和人民的全局,从国家和军队的大局考虑处理问题,热爱边疆、安心边疆、保卫边疆、建设边疆,牢记边防无小事,事事连政治。“胡杨意志”是一种坚定、坚韧和坚守的精神。要坚定对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信念,无论自然环境多么恶劣,各种斗争多么复杂,都要扎得住根基,站得稳立场,挺得直脊梁,做到身在边关心向党,坚守哨位党放心。“骆驼品格”就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负重的品格。工作务实、为人诚实、制度落实、作风扎实,多做脚踏实地、默默无闻、埋头苦干的工作,不干图名挂号、投机取巧、竭泽而渔的事情。“战马雄风”寓意像战马一样勇往直前、敢打必胜、所向披靡。要有昂扬向上、奋发进取的朝气,所向无敌、敢于胜利的锐气,一马当先、舍我其谁的豪气,驰骋疆场、笑傲沙场的霸气。闻令而动、听命驰骋,真正做到抢抓机遇、奋勇争先,努力推动各项工作出成绩、上台阶。
       “边防即战场、哨位即战位、执勤即战斗”。对于驻守北疆的边防部队来讲,就是要树立战斗队思想、确立练为战理念、坚持战斗力标准,训练要扎实、训风要务实、考评要真实、奖惩要落实。凡是有利于提高部队实战能力的,就毫不动摇地坚持,凡是妨碍战斗力的就坚决杜绝,切实把官兵的思想认识引导到提高战斗力上来,把各级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军事训练和军事斗争准备上来。围绕“能控边、控好边”“实案化、实战化”“强技能、夯根基”,抓好执勤训练,真抓以“三实”训练、新装备操作使用、信息化知识掌握和体能训练为重点的基础训练;紧抓以基于信息系统体系作战和非战争军事行动能力为重点的使命课题研究和指控能力训练;狠抓以参谋、兵种专业尖子和“四会”教练员评选为重点的岗位技能比武竞赛,常抓以边情处置为背景,边防营连对抗为主要内容的实战演练,打牢部队训练基础,确保平时管得严、急时守得住、战时打得赢。
      “艰苦不言苦、苦干不苦熬、苦中有作为”。边关将士的苦是众人皆知的。然而,官兵们常讲的“苦”是客观的自然环境的艰苦,“干”却是主动地奋发有为的实干。实干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重实干,就会自觉以“舍我其谁”的责任感和“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执着精神,立说立行,风风火火干工作,快马加鞭抓落实。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多做少说往往比大声呼吁更管用,无声的行动比严厉的命令更有效,边关带兵人就是要用自身的良好形象,传递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的国土意识。引导戍边官兵有一种苦干实干托举强军梦的事业追求,有一种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为任何干扰所惑的思想定力,自觉在推动边防建设加速发展中实现自我、检验自我、发展自我。
      “善于发现美、主动创造美、共同享受美”。边防部队大多驻地远离城镇,缺少社会依托,方圆百里无人烟,戍边官兵常年不仅要经受艰苦的洗礼,还要面对枯寂的煎熬。工作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建军治军理念,把练兵、用兵、育兵、爱兵融为一体,努力改善内部环境,教育鼓励官兵执着追求美,勇敢实践美,不断创造美。要努力构建军营文化乐园。积极引导驻哨战士在巡逻路上发现乐趣、寻找乐趣,组织开展奇石收藏大赛、根雕作品比拼、沙画才艺展示等活动,打造“一石一诗、一事一画、一根一情”的边关军营文化,陶冶情操、提振士气。要着力创建学习成才校园。为戍边官兵“量身”制定学习成才计划、建立成才档案;组建微机操作、汽车修理、种养技术、摄影绘画等育才小组;开展“党旗下成长”“勤奋学习,岗位成才”读书活动;鼓励官兵参加自考、函授,完成学历升级,使戍边官兵思想不迷向、戍边不迷途、人生不迷航。
      渴饮孤独当美酒,醉听风沙做壮歌。边关“好声音”是求真务实的声音,强边正能量是真抓实干的力量。把务实之声汇聚成实干力量,并把这股力量释放到我们执勤巡逻、管边控边的实际工作中去,察实情、用实劲、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为实现强国梦、强军梦、强边梦积聚更多的正能量。

 
培养“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

魏联军
 
       五月是鲜花烂漫的季节,也是青春飞扬的季节。
近日,习总书记到北京大学考察时强调,我们生而为中国人,最根本的是我们有中国人的独特精神世界,有百姓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我们提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充分体现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升华。
    “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大都与我们身上的习惯紧密相连,是核心价值观的风向标。《周易》中说,“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孔子也说过:“性相近,习相远”。他们的观点在大洋彼岸的美国得到了印证,美国心理学家发现,人每天高达93%的行为源自于习惯,7%是属于非习惯性的,养成一个好习惯需要21天,要经过熟知、品味和养成三个阶段。
     蘧伯玉的例子就很有代表性。春秋战国时期的一天夜晚,卫灵公在皇宫楼上跟夫人南子对坐闲谈,看到马路上驶来一辆马车,有个人从车上下来,等马车走过王宫大门后,坐车又走了。卫灵公对夫人说,这人一定是蘧伯玉。第二天一问,果然不错。夫人问他是怎么知道的,卫灵公说,依照朝律,坐车的人经过王宫门外时要下车步行。时值深夜,路上一个行人也没有,除了蘧伯玉这样的君子,谁还肯遵守这个规矩呢?有人说蘧伯玉迂腐。其实不然,他是遵守朝律成了习惯。
一个人的习惯是在不知不觉中养成的,是从思想、态度和行为在脑海深处逐步成型的一个漫长过程。因其形成不易,所以一旦某种习惯形成了,就具有很强的惯性。
      良好的习惯是宝贵的财富,它能折射出人生追求、价值取向和道德操守,是人之大约、民之大义、国之大体。而一个时代的精神和性格,又与青年身上的习惯密不可分。毛泽东年轻时期志存高远,立志改造旧中国,他始终保持三个好习惯:“读书、思考和强身”,并给自己规定“三不谈”:不谈琐事,不谈金钱,不谈男女之事。雷锋同志也有三个好习惯:随时随地当人民的勤务员、在别人面前谦虚谨慎、学习中有钉子精神。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人民群众普遍认同的“最大公约数”,也是中华民族的精气神。年轻时代是培养习惯、播撒希望的最宝贵的一段时光,只有每个热血青年把践行核心价值观内固于心,外化于形,破除那些坏习惯,培养健康向上的好习惯,使日用而不知、常见而不觉成为“原生态”,才能涓滴汇海成大潮,众志成城实现中国梦。
        阿拉善军分区清河口边防连官兵饱蘸青春热血诠释“草原胸怀、胡杨意志、骆驼品格、战马雄风”—— “北疆卫士”豪情激越生命禁区 
本报讯 记者黄超、特约记者张晶智报道:4月底,记者赴北京军区阿拉善军分区清河口边防连采访,路遇强沙尘暴袭击,飞沙打得人睁不开眼。滚滚黄尘中,隐隐出现了边防连官兵的身影,他们在连长王中苗带领下,用背包带相连,在茫茫戈壁上完成了近30公里的巡逻。几十年来,连队官兵怀着对党和人民的忠诚,扎根“生命禁区”,建功边关,生动诠释了以“草原胸怀、胡杨意志、骆驼品格、战马雄风”为主要内涵的“北疆卫士”精神。北京军区最近下发通报,给清河口边防连记集体一等功。


 
雏鹰砺翅向深蓝  

       海军工程大学校园里,一群身着海洋迷彩的青年学员手执画笔,认真地构图,不出半天功夫,20余幅富有战斗精神的“涂鸦”作品跃然“墙”上。

       海味文化激发使命责任

     “战斗警报!”随着三声警铃响起,战舰进入战斗状态,舰长张天浩下达“两进三、右满舵”指令。瞬间,近5000吨的庞然大物从码头驶离军港,正在驾驶“战舰”的学员陈佳圣顿感一阵眩晕。 
       在该校军事航海综合训练模拟室,上课的学员们可以亲身体验战舰经历十级台风、电闪雷鸣、穿越四季在“海”中搏击的场景。
      想要干海军,先要爱海洋、爱海军。该校党委一班人认为,海工大培养的是未来走向深蓝的人才,必须让学员从入校伊始就了解海军、亲近海洋,强化他们的职业认同。
     新学员入学的第一课,便是校长赵永甫讲授的《热爱海军、献身海防》辅导教育课。同时,该校为学员配发《海权论》《海洋世界》等“海味”书籍,组织“建设海洋强国为什么”“我国面临的海上危险是什么”“我当海军干什么”等群众性大讨论。让学员在思想碰撞的过程中形成“爱舰爱岛爱海洋”的蓝色情结。 
     景自无言亦有声,物本无语蕴芳菲。该校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教育功能,具有浓郁“海味”特色的文化景观随处可见。步入校园,校门宛若风帆,办公大楼恰似战舰,广场犹如宽阔的甲板,寓意海工大这艘“人才航母”正在犁浪前行。教学主楼前,3只海鸥雕塑展翅翱翔。林荫大道两侧,以优秀毕业学员风采为主题的灯箱犹如一座座灯塔,为官兵成长成才引领导航。

        英模文化指引人生航向

      2013年7月,毕业学员王卓崴主动向队党支部提出申请:去南沙工作。临行前,他再一次来到教学主楼前的雕像群下,在心里默默与这些雕像告别。
     让王卓崴恋恋不舍的雕像群,就是静静矗立在该校教学主楼前的4座雕像。最南边的雕像是为世人熟知的“衡阳抢险英雄群体”,1999年7月,该校13名毕业学员乘火车报到途中遭遇列车脱轨,他们自发投入现场抢险,年仅21岁的学员刘晓松壮烈牺牲。紧挨着的是一名身穿军大衣、面色凝重的军官雕像,他是被称为“献身海军事业的模范干部”的张达伍,曾创造出海军潜水史上的许多奇迹。接下来,屹立在“熊熊火海”中的3人雕像,分别是平宝荣、易建平和李宜春,他们在扑灭山火转移群众的过程中壮烈牺牲。最北边站在冲锋艇上的雕塑群像,是该校潜水分队的队员,因在98抗洪中表现突出,被中央军委授予“抗洪抢险英雄潜水分队”荣誉称号。 
    该校将优秀典型作为传承和发扬优秀传统的珍贵教材,注重挖掘和用好这些宝贵财富。在校园广播、电视、《海工大报》、扬帆政工网、LED屏等“五大媒体”开设专栏、专版和专题网站,编印《英模故事集》《优秀毕业学员风采录》等书刊,摄制《青春的航迹》《跨世纪的答卷》等电视专题片,大力宣扬英模的先进事   迹和崇高精神,全校上下“学英雄事迹、走英雄道路、创英雄业绩、做英雄传人”蔚然成风。

      专业文化营造精武氛围

      海军北海舰队某潜艇基地的先进事迹被全国各大媒体竞相报道,打动了无数人的心灵。在这个英雄云集的集体里,有很多成员毕业于海工大。当在报纸上看到该基地装备部部长刘广泉、某艇员队艇长刘云海、某艇员队机电长李云生等熟悉的名字时,该校动力工程学院的师生都为有这样优秀的毕业生而感到欣慰和自豪。 
  该校教学主楼上,“爱海军、爱海工、爱专业、爱岗位”这12个红色大字赫然醒目。与教学主楼一路之隔的兵器广场,火炮高昂、导弹待发,充满浓浓的“火药味”,兵器工程系的学员常常流连在此,感受海军兵器变迁发展。电气工程学院楼前,有一尊该校电机和电工专业奠基人——张盖凡教授的塑像,学员们常在塑像前听教员讲述学科创建的艰辛历史,立下传承电气人爱岗敬业精神的誓言。走进信息安全系,走廊两侧,“全军机要专业训练标兵”、一等功荣立者某部参谋姚远等优秀毕业学员的头像和简要介绍,都赫然在目。每年,该系的新生参观过后都不禁感慨,原以为机要干部只能默默无闻,原来也可以做出一番事业,从而树立学好专业、岗位建功的信心。 
        各具特色的文化元素交织融合,形成了海工大独有的“砺志文化”,成为莘莘学子扎根一线、建功海疆的动力源泉。近几年,该校先后获评全军学员思想政治教育先进院校、全军科学发展观教学先进院校和全军教学优秀单位,一批批学员在“砺志文化”的浸润下,从海工大出发,奔赴祖国的万里海疆。


 
感悟“三块石” 
 
许京峰 

   三块石,是辽宁省境内长白山脉一座海拔1082米的山峰,因山顶有三块巨石而得名。抗战时期,杨靖宇曾率领抗联一师在这里战斗,那时,他们住的是地窨子,吃的是山野菜,在人员、装备和给养与日本关东军相差悬殊的情况下,硬是拖住了数倍于己的日寇,给敌人以沉重的打击。近日,与战友相约探访这处抗联遗址。山巅之上,硝烟早已散尽,仰望高耸的三块巨石,我忽有所悟:这三块石中凝结着的抗联精神,与战斗力息息相关,不正是革命军人听党指挥、精武强能、敢打必胜优秀品质的生动反映吗?
   铸魂是战斗力的“压舱石”。没有压舱石,巨轮难远航。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这个永远不变的军魂,是保证我军乘风破浪、无往不胜的“压舱石”。我军历史上,部队拉不走、拖不垮、打不烂,关键是我们有听党指挥这块定海神针般的“压舱石”,这是我军独有的政治优势。新的历史时期,面对敌对势力西化、分化图谋,我们只有筑牢听党指挥这块“压舱石”,才能“练就金刚身,不怕百毒侵”,做到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在各种风浪考验面前坚如磐石,在各种诱惑面前不为所惑,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决战决胜。
      训练是战斗力的“磨刀石”。刀不磨不快,兵不练不强。军事训练是生成和提高战斗力的基本途径,是战斗力生成的“磨刀石”。军事训练水平上不去,军事斗争准备就很难落到实处,部队战斗力也很难提高,战时必然吃大亏。实战化的军事训练必须克服危不施训、险不练兵、消极保安全的和平积习,坚持“真难严实”,用好“考比拉抗”,仗怎么打兵就怎么练,打仗需要什么就苦练什么。指挥员能指挥善指挥,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作战人员能熟练使用手中武器装备,做到“人剑合一”,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才能真正练出“该出手时就出手”的精气神和“一剑封喉”的必杀技。
      打赢是战斗力的“试金石”。战场打不赢,一切等于零。战斗力标准的“试金石”是能打仗、打胜仗。没有战斗力,关键时刻不能决战决胜,军队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战争的结果是残酷的,如果在战场上打败仗,失去发展的战略机遇期自不必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也将无从谈起。战场没有试错机制,要看军队能不能打胜仗,必须用战斗力标准这根铁标尺来检验和衡量。用鲜明的用人导向、严格的问责机制和高效的保障措施,确保“中心”居中、“标准”唯一,才能真正锻造出让敌人望而却步的雄师劲旅。


 
惟民魂是最可宝贵的 ——甲午战争之败的国民性反思

刘新如 

         “一个能深刻自省的民族才是最有希望的民族”。
         我们对发生在120年前中日甲午战争的关注,不仅在于风云激荡的2014正值两个甲子之年,更重要的是从中真正获得刻骨铭心的历史启迪。
    这一段历史实在是太惨痛了,这一次教训实在是太深刻了!关于甲午战争的败因,人们从政治、军事、经济、外交和制度、战略、战术等方面进行的层剖缕析,足以构成振聋发聩的启示长卷,但其深层原因还应从“人”——晚清中国人的国民性视角做深入的探究。
       因为战争的核心是人,现代化的核心是人。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崛起,不仅是经济的崛起,更是人的崛起;一支军队的强大,首先是人的强大。当前,在我们党带领我们实现中国梦强军梦的历史时刻,通过甲午战争之败的国民性反思,锻造强大国民,砥砺民族精神,凝聚国家力量,无疑具有非同寻常的镜鉴意义。

         祛除“奴性”“看客”等国民性中的劣根性,才能真正摆脱落后衰败的民族命运 

         爱因斯坦说过:“优秀的性格和钢铁般的意志比智慧更重要。” 
     “国民性”,顾名思义,即一国民众在历史发展中形成的共同性格,包括社会心理、精神特质和行为方式等,它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和决定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走向。 
       很多日本学者在总结日清战争的经验时认为,日本人的国民意识是取得战争胜利的最大法宝。一个现代国家,最主要的标志是“人”的觉醒。十九世纪中叶,同在落后国家行列挣扎的中国和日本,处在同一起跑线上,中国甚至比日本还略早些起跑——洋务运动比明治维新早8年。但在“立人”的较量上,日本远胜中国一筹。在向西方学习时,日本不像大清王朝停留在器物层面,而是提出“和魂洋才”的口号,致力“去旧更张”,打造现代国民,抓住了变革的精髓,从而后来居上,成为夷中之强。
    明治维新其实质是一场政治变革,是“人”的革命。短短30多年,通过建西学、改兵役、撤藩置县、清田亩、鼓励民间资本和开展“自由民权”运动等一系列措施,日本奠定了国民国家的基本国家模式。民众逐步有了“清醒的个性意义上的权利意识”,在政治上有参与国家事务的权力,在经济上有财富支配权,从而成为现代意义上的国民,萌发了对国家、民族的强烈认同。
  战争爆发之后,日本国民的步调是一致的,没什么左翼、右翼之分,都认为他们打的是“国运相赌”的国家战争,从上到下像吃了激素一样处在极度亢奋之中。日本天皇自勒腰带,带头每天减少一顿饭,每年从内库中拨给海军30万日元。广大民众竞相仿效,解囊捐助,就连社会底层最卑微的妓女也慷慨拿出卖身钱支援前线。当时到日本去的中国人带回这些见闻,在京城茶楼酒肆居然被传为笑谈。
        甲午前夜,沉睡的中华民族尚未睁开惺忪的眼。
     中国自古就是一个以自然经济为基础的农业大国。自秦始皇公元前221年称帝起专制的历史长达两千多年,愈益严酷的皇权专制制度严重扼杀了国人的思想自由和自主意识。看看那些清朝的宫廷剧,口口声声“奴才、奴才”。无论是皇亲国戚、高官显贵还是普通百姓,无不自称“奴才”。一个“奴”字,把中国人的“奴性”人格或曰“臣民”意识,表现得淋漓尽致。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在“家天下”的政治架构下,人们一直在“做稳了奴隶”和“求做奴隶而不得”的一治一乱中挣扎。天长日久,国不知有民,民不知有国,逆来顺受,麻木不仁,“奴性”与“看客”心态发展成为民族性格中的突出特征。因此,当国家遇到危难时,老百姓自然都将自己当作“局外人”,国事任由肉食者谋之。
      在和日本作战的整个过程中,居然只有李鸿章的淮军在参战。皇帝下了几道诏书,调遣南方的部队和军舰都调而不动。当日军攻到山东时,守土抗敌的清政府招募新军竟然招不到,而日本计划增兵20万,但因报名踊跃实际招了24万多。
       甲午战后,一位日本官员在湖北沙市吃惊地发现,在这座长江中游港口城市,民众根本就不曾听说刚刚打过的一场关乎民族命运的战争。
尤其令人惊愕和耻笑的是,北洋舰队船只被围在威海卫港向日军投降时,鱼雷巡洋舰“广丙”号管带竟然提出,本舰属于广东水师,只是参加海上会操才来到威海,此时“应予放行南返”。在其心目中,好像不是自己的国家而只是北洋水师同日本进入了战争状态。
     这样的历史细节是颇有意味的!“是故吾国民之大患,在于不知国家为何物”。从某种意义上说,日本与清朝的对决,是一个现代国家与前现代国家的对决。朝野上下普遍缺乏国民意识,可以说是当时中国与日本在近代转型中的最大差距。拨开历史迷雾,这才是甲午战争惨败的一个“命门”。
     中国虽是文明古国,但国家、民族、主权这些近代政治概念,是19世纪末才引进中国的。面对“三千年未有之变局”,严复主张“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建立君主立宪的现代国家制度;梁启超倡导“新民说”——“欲维新我国,当维新吾民”;孙中山在《建国方略》中,将“国民心理建设”放在首位;李大钊提出要对国家与国民进行“物心两面的改造”;正在日本留学的鲁迅,有感于电影短片中中国人被砍头时围观同胞的“看客”神情,愤然弃医从文,拿起了“改造国民劣根性”的“手术刀”。
       甲午战争的惨败终于激起了国民意识的觉醒。正如恩格斯深刻指出的:“国家一旦成了对社会来说是独立的力量,马上就变为第一个支配人的精神力量出现在我们面前。”中国人的民族意识、国家意识,自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时兴起,北伐及大革命时代成长,“七七事变”之后的全民族抗战以及新中国成立之后的抗美援朝时期,正是中华民族的民族意识、国家意识高涨之时。倘若甲午战争时,国人便有这样的觉醒,近代中国的历史就有可能重写。
      马克思主义思想与中国社会实践相结合,塑造了全新的国民意识、国民精神。在人民共和国的旗帜下,中国从五千年王朝之“天下”,成为亿万人民之“国家”,由此演绎了波澜壮阔的现代转型,造就了震古烁今的历史传奇。
      国民意识的培塑,国民素质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或一劳永逸的。当今世界国家和地区间的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的素质的竞争。因此,人的现代化“并不是现代化过程结束的副产品,而是其成功的先决条件”。没有人本身的现代化,社会现代化必将陷入困境;而人的现代化的根本,就在于提高国民素质特别是国民意识,并逐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这正是今天重新触摸甲午战争的历史伤痕,我们应当从中获得的深刻启迪。

        一个国家、民族的强大,不能没有共同的精神支柱

         甲午战争爆发前,日本对取胜“天朝上国”并无多大把握,最终下定开战的决心,有一份情报起了重要作用。
       日本间谍宗方小太郎在中国潜伏多年的基础上,向天皇提交了一份详尽的奏章《中国大势之倾向》,直指大清国的“软肋”——“人心腐败”。奏章分析认为,中国的腐败并非只是官场独有,而是全民丧失信仰,“朝野滔滔,拜金风靡”“人心腐败已达极点”。“察一国,如同察一人,先洞察其心腹,然后其形体……近清国之外形虽日新月异,实是一虚肿之人,元气委靡,不堪一击”。这位王牌间谍还引用孟子的话为中国下了断语:“上下交征利,则国危”。
小太郎此论分析之透彻、认识之深刻,可谓切中要害,放到今日,仍发人深省。
      谈到旧中国的国民性,人们常讥之为“一盘散沙”。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社会生态,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没有共同的社会信仰、统一的国家意志,缺乏凝聚全民族的精神支撑,人们各为其主,各谋其私,各争其利。 
     甲午战败,某种程度上同样败在一个“散”字。在权力中枢,有帝党和后党之争,光绪皇帝与慈禧太后两派为最高统治权明争暗斗;在朝廷内部,有主战与主和之争,朝中大臣从各自既得利益出发,偏执一词,导致清廷对日决策忽东忽西,朝令夕改。以李鸿章、左宗棠分别为首的两党,不顾外敌压境,在“窝里斗”方面不遗余力,乃至衍生出丁汝昌、叶志超等无能之辈去前敌“挑大梁”,而其他派系军事力量作壁上观。
     国内外学者将甲午之战称之为“李鸿章一个人的战争”,是颇有见地的。这就好比一麻袋土豆,看起来是整体,但内部却是各自分离的,凝聚不起国民的意志和力量,怎么能够打赢一场攸关国家命运的战争? 
        据载,甲午海战后期,北洋海军在威海一带形成防御,日军一时无法攻击,便给了当地乡民一点儿钱,只为区区蝇头小利,乡民竟把敌人自引家园。甲午平壤之战结束后,日军在清理清军遗弃物品时,发现抗日将领卫汝贵妻子给他的信:“君起家戎行,致位统帅,家既饶于财,宜自颐养。且年事已高,望善自为计,勿当前敌。”卫汝贵正是将家室安逸置于国家安危之上,开赴前线之前已将23万两饷银运回家中,战争打响之后便和叶志超弃城狂逃五百里而“勿当前敌”。此信后来竟被日本作为败军亡国的反面教材警戒其国人。
     在取得甲午之战和日俄战争的胜利之后,当时的日本天皇说,最想感谢的就是小学教师。为什么呢?因为日本士兵大多受过小学教育,文化提升了他们的思想,提升了他们的战斗力。而中国士兵和俄国士兵则多是文盲,当兵只是为了混口饭吃,没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
         美国诗人惠特曼有句名言:“没有信仰,就没有名副其实的品行和生命;没有信仰,就没有名副其实的国土。”
把“信仰”与“国土”联系在一起,看来大有深意存焉。如果国人多唯金钱、好处是瞻,甚至不惜当汉奸也无所谓,我们民族利益还有保障吗?我们国家还有真正的边界吗?
       一个人不能缺失信仰,没有信仰的人等于没有灵魂;一个国家不能丢弃信仰,没有信仰的国家不会自主强大;一支军队不能淡化信仰,没有信仰的军队就会一击即溃。
       从亚历山大帝国到罗马帝国,从阿拉伯帝国到奥斯曼帝国,从波斯帝国到蒙古帝国,一个民族的兴旺发达离不开精神和信念的激励,而从兴盛到衰落,也无不是从精神萎靡、信念失落开始的。
       自诞生之日起,中国共产党就以高度的自觉肩负起民族独立与国家富强的使命,并将为老百姓谋幸福的信仰化作顽强的精神信念。正是为信仰而战,为正义而战,为民族解放而战,使我军将士有了崇高的思想觉悟,从而书写了战争史上气壮山河的不朽诗篇。 
      回望百年中国史,几代共产党人的革命和探索,其意义不仅在于完成了救亡图存、国家富强的历史使命,更在于她用“信仰”的力量将中华民族空前地组织起来,为之后中国一切发展奠定了坚实根基。
         历史证明,一个国家和民族,贫弱落后固然可怕,但更可怕的是精神空虚。缺失了理想信仰,跌破了道德底线,再丰裕的物质生活,也难免“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人民有信仰,国家才有力量。只有铸牢国家和民族共同的精神支柱,才能从根本上杜绝甲午战争失败悲剧的重演。
 
         尚武精神兴则国昌兵强,尚武精神弱则国衰兵废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刘邦的《大风歌》,颇能体现古老中华传统文化的尚武倾向。
       春秋战国时代,“国之大事,在祀在戎”。那些争雄竞长的大国,个个强悍好战,民风强悍。“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是人人必修之课。《诗经·秦风·无衣》之“注”云:“秦人之俗大抵尚气概,先勇力,忘生轻死。”班固在《汉书》中言:“秦之时,羞文学、好武勇”。《淮南子·主术训》篇也说:“越王好勇,而民皆处危争死。”
     纵览中华民族发展史,尚武精神兴,则民富兵强,国运昌盛;尚武精神衰,则民弱兵废,国运颓萎。汉唐时期文武并重,创下了“文景之治”“贞观之治”的盛世。汉唐“虽也有边患,但魄力究竟雄大,人民具有不至于为异族奴隶的自信心”。《汉书·陈汤传》载,西汉晚期,甘延寿、陈汤经营西域,骁勇无前,克敌立功,留有“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的壮语。
    遗憾的是,自汉唐以降,中国的尚武精神日趋没落。皇权专制的演进和道统理学的泛滥,将国人基因中很多雄浑、强悍、不屈的因素给压抑和淹没了。尤其是经过元、清两个马背民族的统治,中国人的血性几乎被摧残殆尽。在一个豺狼横行的世界,我们这个民族变成了一群委靡颓废、任人宰割的绵羊。
反观日本自古也是尚武的民族,并一直认为与中国是“同文同种”,其武士道精神的“忠”来自儒家,“轻生死”则来自佛家。习武强身、以武求功名是日本国民的传统观念,也是封建社会中出人头地的一个重要阶梯,这种观念一直持续到近代。
    明治维新之后,代表资产阶级的贵族、武士成为日本统治者,他们在发展资本主义文明的同时,也进一步接受了西方列强奉行的弱肉强食理论。严格而残酷的军事训练特别是远洋航行训练,养成了日本军人敢于冒险的进攻心理和良好的战场适应能力。在整个甲午海战中,日本舰队一直在积极主动地进攻,采取突袭、夜袭等战法对付北洋水师,表现出敢打必胜、拼死一搏的战斗精神和作风。
    在日流亡期间,梁启超对日本人的尚武精神曾有切实深刻的感受:“兵卒入营出营之时,亲友宗族相与迎送之,以为光宠者也”“其本人服兵役,昂然行于道,标则 先后之,亲友宗族从之者数十人。其为荣耀,则虽我中国入学中举簪花时不是过也”。与之相反,清军“新募之兵,其拔队起行之时,至有涕泣不愿去者”。保定清军向大沽开拔抵御日兵,“有些家长走到营门口,拉着儿子的手,泪流满面,呜咽不已,奇哭怪嚎,声震云霄,只是不肯罢休”。
     鸦片战争后到中国的外国人,有一共同的观感:“奄奄如病夫,懦懦如弱女——很难把中国的男子看作是可以作战打仗的人。”在甲午战场上,各路清军存在一个共同特点,就是从将军到兵勇普遍胆小怯战,炮声一响,官兵惊惶失措,皆如惊弓之鸟,战之魂飞胆散,退之蜂拥而去,甚至发展到集体逃逸、投降。
    只有邓世昌等在甲午海战中的英勇行为,多少为中国人挽回一点颜面。以致后来在侵华战争时,日军占领广州奉命不许进入邓世昌祠,因为他们最瞧不起的是懦夫,最敬佩的是英雄——邓世昌是“军神”,不可亵渎。
     古今中外史实充分证明,尚武文化和尚武精神也是一种强大的“软实力”。一个社会要发展,不可没有雄风锐气;一支军队要打胜仗,不能没有铁胆侠骨。好比一个人的脊梁,如果缺少尚武精神的“硬度”,这个国家和民族肯定是立而不起、走而不远的。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素以作战骁勇、以气克钢、以劣胜优而著称于世。这种富于战斗精神的尚武雄风,曾令多少强敌胆战心惊!几乎在同一片土地上,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官兵所表现出的勇猛善战,正是毛泽东称颂的“敢于压倒一切敌人而不被敌人所屈服”的豪迈气魄的生动体现。 
     尚武精神具有穿越时空、与时俱进的时代价值和永恒魅力。甲午的硝烟虽已消散,但战争的阴影并未远去。在“丛林法则”、强权政治依然大行其道的今天,中国人脊梁的“硬度”再度面临冲击与挑战。中华尚武精神的传承与弘扬,对全民族、全社会的价值观念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和平岁月的消磨、灯红酒绿的浮华,容易使人们尚武精神淡化、意志委靡,而唯有时刻保持自强不息的尚武精神,才能在承平日久中不颓唐懈怠,擦亮令敌胆寒的精神锋刃。
       在文化强国、文化强军建设中,我们既要褒扬中华传统武德“以德服人”“兼爱非攻”“和合包容”等价值理念,又要大力彰显不屈不挠、坚不可摧、勇猛无前的尚武精神。什么时候,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骨头都硬了、都铮铮作响了,什么时候国外敌对势力才不敢小视、不敢欺侮我们,也才能真正实现强国梦强军梦。
 
         知耻而后勇,一个没有耻辱感的民族是没有多大前途的

        “耻感文化”,是美国人类学家鲁思·本尼迪克特在对大量二手资料分析后,给日本文化类型下的定义。
日本是一个耻感文化发达的民族。日语中“责任”二字就写作“耻”,大概有中国成语“知耻而后勇”之意。“耻辱感”,可以说是日本人决定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重要精神动力之一。
       日本军人的勇敢强悍,源自日本民族在岛国生存环境中形成的集体观念和耻感文化。一个时期的全面落后和曾经受人欺侮,是日本国民特性具有强烈耻感文化的根源。这种文化心理,培育了整个日本民族对暴力的崇尚、对战争的狂热,已深深植根于大和民族的血脉。
       耻辱感造就了日本人极端的自尊心,为穷兵黩武的军国主义提供了土壤。明治维新以来,日本开始以作为东方一员为耻,提出“脱亚入欧”,加入西方列强的队伍,开始了向邻国的侵略扩张,给东方文明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重荣誉而知耻”,是日本军人长期被灌输的思想。以逃兵役为耻、以被俘虏为耻、以被侮辱为耻、以不忠诚为耻……耻感文化渗透到日本军事领域乃至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耻感文化发展到极致,就是日本武士道大肆鼓吹的“死亡哲学”,认为一个人最体面的事情就是从容迎接死亡,死亡本身就是精神的胜利。
甲午平壤之战前,面对战场上不利形势,日本枢密院院长兼出征军司令员山县有朋对军官们训示:“万一战局极端困难,也绝不为敌人所生擒,宁可清白一死,以示日本男儿之气节,保全日本男儿之名誉。”
       日本军人上前线前,一般都要到靖国神社参拜,并约定“我们到靖国神社见面吧”。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军部队经常出现全军覆没的情况,但将军级的军官却没有一人当俘虏,下级官兵被俘前大多会选择自杀。
     在英帕尔战场上的英军指挥官威廉·斯利姆将军在回忆录中写到对日军的印象:如果有500名日本人坚守一块阵地,我们必须消灭495人,才能最终夺取它,然后剩下的5个人便集体自杀了。在日军士兵看来,与其被捉住当战俘,倒不如舍身战死更为荣耀,为你的国家和天皇而献身是毕生最大的光荣。
    “耻之于人大矣”!中华文化经典同样把“知耻”上升到“义之端”的高度。“耻”这个字,在古代写作“恥”,《说文》释义:“恥,辱也,从耳,心声。”《礼记》云:“物耻足以振之,国耻足以兴之。”《管子》中也有这种说法:“国之四维,礼义廉耻。四维不张,国乃灭亡。”清朝末年的龚自珍曾提出了著名的廉耻论:“士皆知有耻,则国家永无耻矣;士不知耻,为国之大耻。”由此可以看出,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人们对于“耻”作为一种价值观是多么看重!
    然而,到了近代,这种耻辱感在岁月的消磨中国人还剩多少呢?鸦片战争以来,国家和民族受到的屈辱越来越多、越来越重,国人的耻感文化反而越来越淡漠。军人荣辱观整体丧失甚至颠倒,不能不说是甲午战争惨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日舰总攻刘公岛,同是鱼雷艇,北洋海军10艘鱼雷艇在管带王平率领下结伙逃遁,致使一支完整无损的鱼雷艇支队丢脸地毁灭;而日方艇长铃木贯太郎却冒死冲入港内,创下了世界近代海战史上鱼雷艇首次成功夜袭军舰的战例。
   更令人悲哀的是,威海之战的紧要关头,“来远”“威远”二舰的管带邱宝仁、林颖启不思杀敌,竟上岸嫖妓未归,致使两舰无人指挥,没有任何抵抗就被日军击沉。甲午之耻,民族之耻。在甲午战争结束若干年后,被称为一代女侠的早期革命家秋瑾仍在喟叹:“忍言眼内无馀子(男儿),大好河山少主人!”喟叹乎?呼唤乎!
      随着历史的沉淀和时间的淘洗,人们总是习惯于牢记胜利、成功和辉煌,往往把失败、伤痕和屈辱遗忘。然而,一个健忘而又没有耻辱感的民族是没有多大前途的。古今中外的历史都表明,一个自强的民族,必然善于从耻辱的历史中获得启迪和激励,从失败的教训中汲取制胜之道。
     作为一种自审意识,耻辱感是人类捍卫自尊的基础、追求自强的动力,也是人类最珍贵的情感和认知能力。“杖策只因图雪耻,横戈原不为封侯”。今又甲午,狼烟犹在。追思昨日的战争,能不能刺激一下今天一些国人健忘、麻木的神经,能不能强化一下民族耻辱感的国家记忆,能不能体味军人的忧患意识和历史担当,能不能保持我们曾经获得的民族觉醒和自尊? 显然,祭奠甲午,铭记国耻,并非要睚眦必报,逞一时之快,而是为了不再蒙受国耻,为了甲午不再重演。 
男儿当知耻,君可知耻否?
 
        “人立而后凡事举”,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塑国之魂、民之魂

        纪念甲午,忧思难忘。审视过去与未来,一个民族特别需要一种全民的反省精神。
    强国先强民,强民先强心。“人立而后凡事举”。人弱了,国如何会强?当我们自豪地宣称“用100年走过了欧美国家300年的路”,但也不能忘了我们所追求的现代化,首先是人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并不意味着过上享受物质文明的时尚生活,关键在于国民素质的现代化,即价值尺度、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情感方式的现代化。物质贫乏不是社会主义,精神空虚也不是社会主义。光有大国物质没有大国精神,纵使你富得流油,也不能称得上是强国。我们不仅要解决一代几代人的强盛、复兴,还要解决三五十代我们民族基因强大的问题。要从根本上避免受人欺侮的历史悲剧,实现由大到强的时代跨越,需要从最活跃、最生动、最有决定性意义的“人”这个因素抓起,需要卸掉自身背上传统因袭的惰性重荷。
         鲁迅在《学界三魂》中曾深刻指出:“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它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 在世界文明长廊中,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古老文明。当我们倘佯在5000年文明历史长河中,就会蓦然发现,尽管历经风风雨雨、潮起潮落,涉过沟沟坎坎、急流险滩,但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始终没有荒芜,优秀基因始终没有中断泯灭。
        今天的中国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这个民族通过不屈不挠的奋起和抗争掌握了自己的命运,在中华大地上展现了民族复兴的光明前景。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亿万人民正意气风发地走在实现中国梦的历史征程上。
          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则是中国精神的内核。“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这三个“倡导”,分别从国家、社会和公民层面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内涵,勾绘出一个国家的价值取向、社会的共同理想和亿万国民的精神追求。
        “本立而道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反映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秉承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吸收了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体现了中华儿女价值认同的“最大公约数”,为解决当前我国思想道德文化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提供了基本遵循。
        在社会转型、思想多元、利益诉求纷杂的今天,发展起来的中国对信仰信念、伦理道德、精神风貌、社会风尚的关注尤为强烈,对主流价值和共同信念的皈依更为迫切。
        可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的兴国之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铸魂工程。“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甲午战争两个甲子之后的今天,中华民族迎来了一个新的历史征程的开启。从历史中汲取前行的力量,矢志培塑我们的国之魂、民之魂,人人争做真正的大写的“人”,我们的国家就会永远充满希望,我们的民族必将实现伟大的复兴!


 
哲学的雕塑 ——论书法艺术

王文杰 

      研究翰墨、鉴赏书法,是件至美之事。如果把研鉴中国书法比作剥洋葱,那么随着一层层洋葱被一片片地剥离开来,你会看见裹在最里面的葱心,这个葱心隐而不露却生机勃勃。而对于萌发书法片片生命新芽,起着催生作用的葱心是什么?哲学。 
    一部泛黄的中国书法史几乎每一页都渗透着浓郁的哲学墨香。书法是活着的哲学雕塑,是几千年留在一个民族心里的文化活化石。不论是文字初创时,闪烁着先人智慧启蒙之光留在兽骨、钟鼎、石器上的甲骨文、金文,还是那些先人、无名氏留在摩崖和石雕上的汉碑、魏碑,抑或是藏在典籍史册上魏晋、唐宋等各时代大师们的不朽之作,虽然时代不同,“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但无不将哲学意识艺术地注入汉字笔法之中。梳理中国书法史的经典之作,可以研究 个人书法心理,字迹隐含心迹,而通过研究中国整个书法史,去探究集体书法心理,能管窥一个民族的文化精神内核。 
    用哲学慧眼审视书法是一种大意境、大气象的高级精神审美活动。林语堂先生说,欣赏中国书法全然不顾它的字面构造。为什么要不顾书法的字面构造,而且可以全然不顾?因为书法不仅观表面之美,浮浅之象,更要看蕴含其中的内涵——书法骨子里的东西。如果从书法与哲学的双向思考来阐述二者之间的关系,可以说,哲学给书法注入了生生不息的生命基调,而书法则用纵横的神经线条、错落的骨骼、流动的脉络笔画和丰腴的血肉塑造了屹立东方、惊殊世界的文化巨人形象。一个民族的基因是文化,一种文化的前提是哲学。书法这个源远流长、在人类文明史上独放异彩的文化奇葩离不开哲学这块土壤。
      辩证法赋予书法独特的东方神韵和梦幻般的风采。书法用线条、点划、字形、构架等将它自身规律性的东西固化为“千古不易”,也即书法中的“法”,而辩证法使书法在变幻莫测中变得气象万千充满魅力。仅以草书为例,一篇好的草书大凡应该是:它要表现为局部的矛盾丛生,而整体的和谐统一;理性和非理性的相依为命;闲放不居和循规蹈矩的对立融合;大起大落和平缓舒展的平衡把握,惊涛拍岸和波澜不惊的对应之美;激情四溢和严守法度的相辅相成;峻峭挺拔的高山和平如地毯的草原参差对照;疾豹扑食凌空一跳与昏昏欲睡千年老龟静候的强烈反差……从谋篇设局起笔开始,到落款署名盖上印章,应该是奔放与收敛、狂热   与冷静、局部与整体的统筹运作和对立统一。正如《书谱》上说:“违而不犯、和而不同”“乍显乍晦、若行若藏”。辩证法是书法的精髓。 
      “变”是书法的生命。书法固然要坚守传统高地,而且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是个不可逾越的高地,失去这个高地,也就谈不上崇高了。但“山高人为峰”,书法不可能死守古人耸起的高地而裹足不前。那么,世界就静止了,书法也不用朝前走了。传统高地是通过一代又一代人不断垒集而成的。二王这个书法传统的大江河千载不枯、浩浩荡荡、奔腾不竭,但这条大河也是经过着千条小河的活水源源不断地流入,才使这条大河终不干涸、两岸茂密,一派生机盎然。书法家要从事创作,远非一般意义上的写字,把字写好写得漂亮,而是要表达自我,抒发胸臆,夸张个性,是喷发传统在心里多年的积蓄和展示自我灵性的瞬间撞击,是循规蹈矩不逾矩的数年苦撑坚守和摆掉前人羁绊奋力挣脱这二者的融会贯通,正所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个蓝是有传统的原色,但又不完全等同于底色而勾兑了新的色彩。一个书法家的脑海像是一个硕大无比的海绵体,不间断地吸取古人墨迹向达到饱和状态拓展,然后自然而然地慢慢流淌和爆发式挤射,而这时墨迹经过主观过滤,变了“味道”,有着鲜明的个性和强烈的主观色彩。 
    把哲学灵魂注入书法主要应关注摆兵布阵、谋篇布局,也就是人们所说的章法。苏东坡说他自己写字时“无意于佳乃佳”。其实,苏轼并不是“无意”,是意在书外、字在功外,意在其中、又出乎意外。苏东坡先生把他的才华、学养、灵感运用到他的书法创作中。学养为何物?即人的文化内涵。文化内涵离不开哲学滋养。有一种说法叫唐人重“法”,宋人尚“意”。“意”实际上就是冲破法而使书法获得新生——新的神韵、风采,这是需要哲学作底肥的。我以为,一个成功的书法家首先应该是一个哲学家,或者说他脑袋里装着强烈鲜明的哲学思维、哲学观点。成为一个哲学上的疯子,他未必是个冷静的书法家;当个疯子一般狂热有想法有造诣的书法家,他先应做一个冷静的哲学家。于哲学大框架下来思考谋划书法,在不损害老祖宗传承下来的约定成俗的“规范化”的前提下,千方百计使书法上下勾连,左右通达,前后照应,遵循法度但随机应变,固守传承但追求变化,要达到这样状态,至少应关注这样一些关系:长与短,长短虽差,各任其性,长者如鹤胫,短者如凫腿(凫,水边一种腿极短的小鸟);大与小,打破均衡,大小各宜,大者如扶摇直上其翼若九天之云的鲲鹏巨翅,小者如跳于榆枋之间的尺鷃短尾;断与连:连断不定,断连无法,断者若壮士断腕,白茬茬的骨头截然断开,连者,如息息相关的连体小儿,须臾不能分离;方与圆,方圆不等,圆方浑配,圆者阔如天庭饱满的方丈巨额,方者如古代猛士棱角突出的怒颚;粗与细,粗粗细细,不拘一格,粗者如合抱的千年古松,细者如古松一片榛叶上尺蠖口中衔着的一缕游丝;疏与密,疏者奇疏,密者奇密,疏者如阔空几只掉队的孤雁,密者如拥挤蜂房的群蜂;正与斜,正斜结伴,牵手相随,正者如堂堂正正的磊落君子,斜者如酒后醉汉;枯与湿,枯湿混淆淡浓相宜,枯者如千年焦土,湿者如一片沼泽深处的处女地;宽与窄,大开大合,宽窄不等,宽者如一片开阔的入海口,窄者如只见喷泉难见罅隙的石间小缝……以指喻指者非指,不若以非者喻指之非指也,以马喻马者非马,不若以非马喻马之非马也。这些千奇万态能让创造者和欣赏者展开翅膀驰骋美之想象的比喻,说来说去,最终只讲了两个字:哲学。 
       书法中讲哲学,不是故弄玄虚一味只讲“意”而忽视“技”的锤炼的玄学。王羲之说:“一点所失,若美人失一目。一画之失,如壮士失一肱,不可不慎。”可见,书法无论如何最终是靠线条点画来表现的。“书法必有神、气、骨、血、肉,五者阙一,不为成书也”(苏东坡语),五者皆离不开“技”。技术作为书法的核心是“一脉相承,千古不二”的,所谓“结字因时而转,用笔千古不易”。草书是一个逐渐量变的过程:始由不二求二,继由二求不二,不二者,二之极。韬翰吮笔,多历寒暑,练习书法的过程是个极其漫长艰辛的过程。如庄子所说的“既雕既琢,复归于朴”,达到“归于朴”的状态,达到“心不疑乎手、手不疑乎笔,忘手忘笔然后知书之道”的境界,没有娴熟的技法是难以承载的。书法需要精确的技法,如穿针者,引线纳孔,毫厘丝毫有差,线不中窍。所谓“失之毫厘谬以千里”。有人专门作过研究,譬如写一“日”字,左竖为宾,宜轻而短;右竖为主,宜重而长;中画为宾,宜虚而婉;下画为主,宜实而动。一个只有寥寥四划的“日”字,作如此悉心的研究,可见书法技法的重要性。点勾画本身是有生命的,线条是带哲学灵性的。所以王羲之特别看中技法,“每书欲十迟五急,十曲五直,十藏五出,十起五伏,方可谓书,若直笔急牵裹,此暂视似书,久味无力”(王羲之《论书》)。没有味道十足的技法的书法,是无味之书。章法是书法的灵魂,技法是书法的生命。徒有技法,章法迷失,神采不生;光有章法,技法混混,无精打采。当技法与章法达到完美结合时,书法就步入了一个日臻完美的新境界了。


 
以先进边防文化铸造边关军魂

李英玉 

 
        古人云:“兵者,以武为植,以文为种。武为表,文为里。”纵观人类的战争史,战场上的博弈最终都是文化的博弈,谁抢占了文化的制高点,谁就能赢得未来战争的主导权。大力加强先进军事文化建设并将其向强军目标聚焦,无疑是实现强军梦的重要途径之一。
          习主席要求部队“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实践证明,充分发挥先进军事文化的育人功能,是确保官兵坚决听党指挥的铸“魂”工程。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是无刃的对决,决定其胜负靠的是文化软实力。边防部队所处的自然环境艰苦、面临的斗争形势复杂、守边固防任务繁重,而且边境地区历来是外来文化渗透的重点,多种价值观念交织并存,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尖锐激烈,官兵心灵容易“饥渴”,精神更需“补钙”。面对复杂的形势,如何深入挖掘边防文化的潜力,抢占边防官兵思想阵地,坚定边防官兵理想信念,始终是我们在抓边防军营文化建设中需要思考的首要问题。作为边防部队,只有用先进边防军事文化统一思想,提振精神,凝聚力量,才能为实现强军目标提供坚强保证。
         用厚重的戍边卫国文化铸魂醒脑。云南边陲从春秋秦汉时期的古哀牢文化到唐宋时期的南诏大理文化,从明朝邓子龙抗缅到近代各民族抗击日寇的戍边卫国文化,有着厚重的历史文化资源。云南又是一座文艺创作的“富矿”。这里是红军长征的重要途经地,拥有抗日战争“龙陵松山战役”、边境自卫还击作战等遗址,以及滇缅公路、雷允机场、四连山古炮台等遗迹。我们充分利用地域特色,精心打造先进边防文化,把铸魂醒脑的文化活动渗透到日常教育训练和执行任务的过程中,在融入渗透中提高官兵明辨是非的能力。在崖壁上、巡逻道边刻画设置标语口号和格言警句,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官兵忠诚于党、戍边爱国的文化情怀;利用腾冲近代以来多次发生战事的历史资源,通过回顾战争,教育官兵从不同时代背景下迥异的战争进程和结果中,清醒地认识到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通过在巡逻过程中的所见所闻,对边境两侧边民的生活水平进行横向和纵向对比,从以前基本相似的贫穷落后到现在的反差,教育引导官兵坚定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道路,从而不断夯实官兵高举旗帜、听党指挥的思想根基。
         以英勇的边关军魂凝神提气。能打仗、打胜仗是强军之要,反映军队的根本职能和军队建设的根本指向。古语云:“兵之所以战者,气也。气实则斗,气夺则走。”我军过去之所以能在武器装备、人员数量、后勤保障等处于劣势的情况下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靠的就是广大官兵不怕万难、敢于胜利的战斗精神。这种精神就是先进军事文化的集中体现。现在,我们部队官兵的主体是“80后”“90后”,很大一部分是被家长宠着长大的。如果发生战争,我们的这股“气”还在不在,这股“气”是实还是虚?这个问题也需要我们深刻思考。新形势下,边防军营文化建设向强军目标聚焦,就是要突出军营文化的战斗属性,始终强化官兵能打仗、打胜仗的思想,用军营文化强化官兵的战斗意志和战斗精神,让人民军队特有的“精气神”成为广大官兵献身国防的不竭精神动力。这要求我们边防军营文化建设必须紧扣“打胜仗”谋篇布局。我们打造独具特色的“阵地文化”“坑道文化”,搜集当年边境作战战斗口号、阵地楹联诗词,开展诵读英烈诗抄等活动,引导官兵树立献身使命的崇高理想,增强戍边卫国的荣誉感、使命感;用分区部队“董存瑞式的战斗英雄”李成文、“战斗英雄”张学景等英雄人物的名字为巡逻道命名,让官兵在巡逻执勤中耳濡目染,把敢于牺牲、敢于胜利的精神深扎于心;广泛开展“界碑面前表忠诚、国境线上话使命”活动,增强官兵“眼前是界碑、身后是祖国”的使命意识,让官兵学史明理、知责思进,增强战备观念、焕发旺盛斗志,以饱满的热情投身精武强能、戍边卫国的生动实践。
         以先进的边防文化塑形强筋。作风优良才能塑造英雄的部队。随着我军历史使命的日益拓展,人民军队的一举一动愈来愈更广泛地被海内外各界所关注,如何适应使命任务的需求,塑造良好的人民军队形象是我们同样需要认真思考的又一个重要问题。做好边防军营文化工作,就是要把先进军事文化不断外化为边防军人的良好形象,使边防军人的形象与担负的使命任务相一致,赢得地方党委政府的尊敬和边疆各族人民的支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当前部队官兵文化素质普遍提高,兴趣爱好广泛,面对艰苦恶劣的自然环境、艰巨繁重的守防任务,边防部队官兵更加需要通过文化的滋养和熏陶,充实精神生活,舒缓心理压力,激发戍边热情。针对西南边疆地区民族风情浓郁的特点,我们把边疆文化融入边关军营,教育引导官兵从心底热爱西南边疆、热爱边疆各族群众;把富有民族特色的文化活动嫁接到军营文化中,广泛开展“二进五民”(“二进”即民族文化进军营、军营文化进村寨,“五民”即学民族语言、唱民族歌曲、跳民族舞蹈、知民族风俗、交民族朋友活动),增进驻地军政军民感情,军民携手建设稳固边疆。各边防团打造的壮歌队、竹筒舞表演队、象脚鼓舞队、木鼓舞队、葫芦丝演奏队等独具民族特色的近百支军营文化队伍,活跃在千里边防线上,既融洽了军民关系,又推动了驻地精神文明建设。
         通过这些年的精心打造,我们以深厚的传统边防文化为底蕴,以教育人、培养人、锻炼人、塑造人为目标,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边防军营文化,既丰富了官兵的文化娱乐生活,增强了官兵抵御腐朽思想文化侵蚀的“免疫力”,又为确保边防和部队稳定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取得了文化强边、文化固边、文化兴边的综合效益。
 
凝练特色文化精神的艺术

肖冬松 

        习主席指出,“一个没有精神力量的民族难以自立自强,一项没有文化支撑的事业难以持续长久”。同样,一支没有用特色文化凝神聚气的部队就难以塑造刚健有力的战斗作风。
        一个单位能不能准确凝练出特色文化精神,使之贯通本单位实践的全过程,融入官兵的血脉灵魂,真正成为行动指南和精神动力,是评价一个部队特色文化建设的重要标准。在历史传统、编制体制、具体职能、作战任务、训练方式、驻地风貌等因素的影响下,我军各部队特色文化精神具有差异性、独特性,如老西藏精神、航天精神、马兰精神、抗大精神、雪莲精神等。这些精神内涵深刻、特质明显,都成为引领、鼓舞和激励广大官兵战胜困难、创造辉煌业绩的强大精神动力。
        然而,当前不少单位在准确凝练特色文化精神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有的没有明确提出特色文化精神,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代替本单位的特色文化精神;有的虽然提出了特色文化精神,但没有概括出让官兵广泛认同的思想内涵;还有的虽然提出了特色文化精神,也有自己的思想内涵,但特色不够鲜明,针对性有效性不足。究其原因,关键是对如何凝练特色文化精神的思路方法研究掌握不够。
        特色文化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在本单位的具体化。凝练特色文化精神,必须充分体现先进文化的根本要求和前进方向。内容 上,特色文化精神不是普遍的、抽象的,而是对各部队独特实践的反映。凝练特色文化精神,必须与本单位优秀历史传统相承接、职能使命任务相贯通、官兵工作实践特点相适应。层次上,特色文化精神是特色文化的灵魂,在部队精神成果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对其他知识、规范和观念具有统摄作用。凝练特色文化精神,必须充分揭示本单位思想和精神的深层内容,反映官兵的核心价值追求。
         中外数百个凝练文化精神的案例告诉我们,凝练特色文化精神,有根据本单位实践的总原则、总要求或总特征概括的“总括式凝练”,如法国圣西门军校提出的“为了打仗而受训”,陆军航空兵学院提出的“让陆军从这里飞起来”等;有根据本单位实践的基本领域或基本方面概括的“要素式凝练”,如美国西点军校提出的“责任、荣誉、国家”,国防大学研究生院提出的“精忠、精武、精研”等;有根据本单位实践的基本过程和环节概括的“递进式凝练”,如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提出的“中国立场、世界眼光、人类胸怀”等;有把要素式凝练与递进式凝练结合起来,立足本单位实践的基本方面与基本过程的内在统一概括的“综合式凝练”,如国防科技大学提出的“厚德、博学、强军、兴国”校训等。
         凝练特色文化精神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工作,要深入调查分析,围绕特色文化精神的要素、内容、表述等方面进行思想调查,分析把握官兵的思想认知、价值追求、规范认同等方面的精神状况;要注重研讨交流,邀请领导、专家、官兵召开各种形式的座谈会、研讨会等,积极听取他们的意见建议;要强化专题攻关,组织人员分析梳理本单位的历史传统、职能使命及其相应的精神特质,学习理解党和军队加强文化建设的根本原则、基本内容和核心精神,研究掌握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的机制和方式方法,按照不同凝练方式、以不同表述概括凝练;要尊重官兵选择,围绕概括出的几种不同表述形式的特色文化精神或某种特色文化精神的要素、内容广泛征求官兵意见,使特色文化精神充分体现本单位官兵的思想共识和价值认同,最大限度地符合官兵的语言表达和欣赏习惯。


 
强化自觉的历史传承

李 文 

        一个民族、一支军队的血脉传承、基因密码,就蕴藏在它们的历史中。习主席在参观古田会议纪念馆时,要求深入思考我们当初是从哪里出发的、为什么出发的,其目的就是让我们重温我党我军的光荣历史和优良传统,接受思想启迪和精神洗礼,其核心就是传承和发扬我党我军在长期实践中培育出的革命精神,永远保持革命战争时期那么一股劲、那么一股革命热情、那么一种拼命精神。
       “能否始终如一保持我党我军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关系永葆人民军队政治本色,关系军队形象和战斗力建设,关系军队的生死存亡。”这是习主席对人民军队前途命运的凝重思考。强化历史传承,就是要自觉地接过历史的“接力棒”,书写好属于我们这一代革命军人的时代篇章,在实现中国梦强军梦的伟大征程中继承历史、继往开来、奋勇前行。
        传承坚定信仰。信仰是压舱石,是主心骨,是应对各种风浪风险考验的法宝和利器。在敌人的魔窟中,是信仰的力量让江姐等一批革命先烈临危不惧、舍生取义,即使像竹签钉入手指这样的毒刑也不能让这些共产党人屈服。在3.8平方公里的上甘岭上,30余万发炮弹击不垮的,不仅是志愿军的冲锋和阵地,还有人民军队的钢铁意志和坚定信仰。美军由此而不得不承认,不怕中国军队现代化,就怕中国军队革命化,中国军队离革命化越远,美军的胜算就越大。当前,我们又处在一个关键的历史转折期,面对西方敌对势力不断鼓吹的“军队非党化、非政治化”、“军队国家化”论调,面对意识形态领域斗争日益尖锐复杂的现实,党员干部 只有学会从历史中找到传承,始终不渝地坚持共产主义理想,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才能在大是大非面前经受住考验,才能走得更正、更直、更远。
        传承红色基因。在人民军队走过的87年波澜壮阔的历程中,先辈们用鲜血和生命铸就了一座座永恒的精神丰碑,树立了我军优良传统,这是融入我军血脉的红色基因,是铸牢强军之魂的关键。当前,历史虚无主义时隐时现,戏说历史之风肆意横行,一些人以“反思历史”为名,歪曲历史真相、歪解历史真意,一些文学影视作品以“接地气”为由,亵渎革命前辈、嘲弄革命先烈,反而对阻碍历史前进的人物和事件涂脂抹粉、迷惑视听。面对历史虚无主义,唯有举历史唯物主义之旗,扬民族精神浩然之气,扶正压邪,涤浊扬清,有的放矢地开展思想交锋,澄清模糊认识,从理论根源上认清传承红色基因的必要性,从历史与现实的结合上增强传承红色基因的坚定性,从实现强军目标的战略高度提升传承红色基因的科学性,才能使红色基因真正植入头脑、融入血脉、注入灵魂,成为听党指挥的信念支撑和精武强能的力量源泉。
        传承优良作风。作风就是形象,作风凝聚力量。回顾我党我军光辉厚重的历史可以发现,保持发扬优良作风,是我党我军能够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法宝。传承优良作风就要回归光荣传统,继承、保持和发扬老红军本色。党员领导干部在自身模范带头加强作风建设的同时,也要引导官兵多读党史军史,从中汲取力量,让自己始终保持革命战争年代那股劲,发扬革命先辈那股革命热情,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政治本色,锤炼能打仗、打胜仗的本领和作风,上紧精武强能的发条,做到一刻也不懈怠。以听党指挥的高度自觉、不畏强敌的高昂士气、攻坚克难的顽强意志、纪律严明的治军风格,跑好作风建设的“接力赛”,让我党我军的好传统好作风薪火相传、发扬光大。

 
“学分制”激活一池春水

       10月下旬,包括15场营际电影晚会、20场连际篮球赛、9场知识抢答、4场辩论赛在内的一系列文化活动在广州军区某炮兵旅展开。据该旅政治部主任于洪波介绍,文化活动如此丰富多彩,“学分制”功不可没。
       “所谓‘学分制’,就是由政治部制订各文化活动种类的分数,并划定营连‘过关线’,由各单位自主开展活动。类似于在院校要达到一定学分才能顺利结业,但拥有对课程的选择权。”笔者在一份《炮兵旅文化活动开展实施评分细则》中看到,该旅除了对各项文化活动出台了评分规定,活动的内容、形式、时间都交给了基层决定,在保证制度“刚性”的同时更赋予了基层自主的“弹性”。
        政工网上一名战士的留言代表了多数人的心声:“如今开展的活动更贴近我们的心底,这对我们来说不再只是任务,更是一种享受!”
辩证认识公民层面的核心价值观准则。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从国家、社会和公民三个层面界定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目标、价值取向和价值准则。作为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充分认识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之间的辩证关系,对于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重要的意义。
        爱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要素,是公民敬业、诚信、友善价值观的基础。爱国是中华民族传统的美德,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要素。国家是个人、社会、家庭、团体永恒的载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团体可以超越国家而独立存在。一方面,国家为个人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自然的、政治的、文化的和社会的环境;另一方面,个人则以自己创造性的劳动建设祖国、促进祖国的发展,并在这一过程中满足自己生存、发展和完善的需要。所以爱国是一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同时爱国也是公民践行敬业、诚信、友善价值观的前提和基础。生活在一个国家里的公民要生存和发展,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目标,必须得有一个职业。在这个职业岗位上,公民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获取相应的报酬,从而为实现自己的理想打下坚实的基础。而国家会通过各种途径,为公民创造劳动就业条件,加强劳动保护,改善劳动条件,并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提高公民的劳动报酬和福利待遇。不爱国、不诚信,公民就不会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新中国成立初期,许多像钱学森一样旅居海外的科学家,甘愿放弃自己在国外的一切,冲破重重阻力回到祖国,并且在自己岗位上辛勤劳动,无私奉献,屡建功勋。这也说明,一般情况下,公民只有扎根祖国这方热土,个人的事业才能真正得到发展,人生的价值才能真正得以实现。同时,一个胸怀爱国主义精神的公民,必然是一个讲诚信、友善的公民。公民讲诚信,就会按照宪法的要求,行使自己公民的权利,积极履行自己作为公民应尽的义务,这就是对祖国最大的诚信。  
         敬业是爱国价值观得以实现的载体,敬业又同时以诚信和友善为前提。人类是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生存和发展的。从事一定的职业是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形式。在职业活动中必须有一定的职业操守才能维持职业活动的正常有序进行。爱岗敬业就是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在公民个人层面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爱国主要是通过敬业来体现。敬业又要求必须做到诚信和友善,不诚信、不友善不可能敬业。公民爱国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需要一定的载体来实现,必须付诸实际的行动。从大的方面讲,爱国要同促进历史发展、维护国家独立和广大人民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爱国主义主要表现为致力于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反动统治的斗争,把黑暗的旧中国改造成为光明的新中国。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主要表现为献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献身于全面深化改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献身于祖国和平统一的伟大事业。从小的方面讲,爱国要同一定的职业联系在一起。没有一定的职业作为载体,爱国就会流于形式,落不到实处。只有每个公民在本职工作岗位上尽职尽责,做好社会分工给我们每个人的那一份工作,才能真正实现热爱祖国、建设强大祖国的要求。诚信与敬业共同构成职业道德的核心,是社会发展进步不可或缺的两大条件。
         诚信是公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保障,是实现爱国、敬业、友善的必要条件。人无信不立。不讲诚信,一个人就难以在社会上立身,也无法成就事业。只有以诚实为本,在坚持诚实守信的前提下对从事的工作兢兢业业,才能创造出完美的结果。每一个公民,无论是在社会上还是在家庭里,都应当以诚相待、重信守诺、有约必践,共同营造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社会氛围。没有诚信,爱国、敬业、友善就不可能得到好的践行。爱国没有固定的模式,公民爱国可以采用多种形式。比如说,文学家可以通过创作出好的艺术作品,在作品里抒发爱国情怀;科学家可以到国外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回来报效祖国;体育运动员刻苦训练,在国际赛事上夺得奖牌为国争光等等。在这些爱国方式中必须以诚信作为保障。比如,依法纳税是一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同时也是爱国的行为,偷税漏税的不诚信行为,不但无益于国家,反而有害于国家。体育运动员在国际比赛中被查出服用了兴奋剂,所获得的奖牌被收回,这种不诚信的行为同样有损于国家的形象。在生活中我们发现,一个公民只要秉持以诚相待、以信为本的理念,他就会心中充满阳光,对人友善,就会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在职业生活中,对同事言出必行,承诺完成的工作任务,保质保量地完成,就会赢得他人的善待,同时也会善待他人。在社会交往中,公民如果能够做到受人之托、终人之事,就会给人留下“善”的好印象,朋友就会越来越多,路就会越来越好走。可见,诚信保障着公民和谐友善社会关系的实现。
          友善是和谐人际关系的纽带,是爱国、敬业、诚信的本质要求和外在表现。公民要想生活得顺顺利利,如鱼得水,必须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而友善则是和谐人际关系的纽带。对祖国的友善表现为爱国,对职业的友善表现为敬业,对信誉的友善表现为诚信。国家是一个公民生存的最厚实的土壤和最坚强的后盾。生活在伟大祖国的公民都会为祖国欣欣向荣的成就倍感自豪。这种自豪感就会使公民感恩祖国,珍爱和善待祖国的大好河山,珍爱和善待自己的骨肉同胞,珍爱和善待祖国的灿烂文化,维护祖国的荣誉,对祖国无比忠诚,对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无比关心,愿意为祖国的繁荣富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和牺牲一切。这一切爱国主义的行为和举动都是友善的力量使然。心怀友善就会自觉维护国家的形象,爱惜国土资源,爱护同胞财产,理性表达自己的爱国意愿。心存友善就会善待自己的职业和工作岗位,认识到自己的职业来之不易,需要好好珍惜,好好工作。心存友善必然就会诚信,诚信就会更加友善。心中有善就会视信誉为生命,自觉检点自己的言行,守诺践约,表里如一。每一个人的诚信行为会筑起社会诚信的大厦,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就会得到提升。 


 
用中国优秀传统军事文化助力强军实践

曹效生 

        10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18次集体学习时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在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军事文化尤为耀眼璀璨,它积淀着中华文明开拓发展的辉煌历史,凝聚着中华民族气壮山河的英雄气概,浓缩着中国人民勇于创造的高超智慧,具有极高的文明价值、社会价值和人类共同价值。在实现强军目标的伟大征程中,就要发挥中国优秀传统军事文化的重要作用,不断增强我军的文化软实力。
         蕴含着拳拳报国的忠诚信念。在中国传统军事文化厚重积淀中,“当须徇忠义,身死报国恩”、“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等诗句,随时代发展而升华,被广泛认同而远播,饱含着为国家和民族舍生取义的拳拳之心,饱含着“天下一统,四海靖宁”的精神寄托,饱含着“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爱国之情,饱含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报国之志,荡气回肠,激扬奋进。
         蕴含着文治武功的战略主张。纵观中国传统军事文化,文治武功成就斐然,崇文尚武蔚然成风,历来主张“内修文德,外治武备”,传承着“以武为植,以文为种,武为表,文为里”、“恃武者灭,恃文者亡”、“有文事者必有武备,有武事者必有文备”、“文不能治,以战续之”等大战略思想。正所谓文武之道,一表一里相辅相成,一张一弛刚柔相济,一经一纬相得益彰,单以武功刚且易折,单以文治软弱可欺,文武结合方能长治久安。
蕴含着贯通古今的战争哲理。中国兵家留下的战略、战术和治军论著中,包含着许多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知形势、变利害、识常变、讲仁诡、察虚实、通奇正、善专分、懂久速、晓迂直、兼攻守”的思辨之道,“发而为正,未发者奇也”、“同不足以相胜也,故以异为奇”的奇正之变,“甲以重固,兵以轻胜”的轻重之论,哲学思想极为丰富,战争哲理极其深刻,军事思辨极其精彩,穿越时空,贯通古今。
         蕴含着善战胜战的用兵韬略。“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必以全争于天下”,追求“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全胜境界;“一计之出,可以倾覆百万师;一谋之就,孤军亦可以致胜”,崇尚谋定而后动的智胜谋略;“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善用“兵无常势”的诡道之法。这些谈谋论计的经典,蕴含着奥妙无穷的斗争智慧和神奇计谋,成为运筹帷幄、驾驭战争、出奇制胜、决胜千里的不竭思想之源。
         蕴含着宽严相济的治军良策。中国传统军事文化,历来强调治军要亲附而不放纵,爱抚而不娇宠,倡导“视卒如爱子”,“教之以礼义,诲之以忠信,诫之以典刑,威之以赏罚”,倡导“爱士如婴儿,故可与之赴深溪”,倡导“故用兵之法教戒为先”,“军井未达,将不言渴;军幕未办,将不言倦;军灶未炊,将不言饥;冬不服裘,夏不操扇,雨不张盖”,传承着宽严相济、和师爱兵的治军方略,传承着身先士卒、同甘共苦的优良品格,传承着激心励气、攻无不克的制胜之道。
          蕴含着血脉相融的为民情怀。中国古代军事理论特别注重把战争与民众结合起来,历来主张“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兴师之国,务先隆恩;攻取之国,务先养民”,主张“爱民者强,不爱民者弱”、“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主张“民为兵本、兵民一体”、“民为兵之源,兵无民不坚”,主张“国家之度用,将吏之俸禄,军中之粮饷,皆出于民”、“民不安固,倘有耗损则兵失源,如鱼失水矣”。可以说“战道爱民、养民恤众”,倚民养兵,倚兵护民,则兵坚民固、和衷共济。
         蕴含着英勇顽强的尚武精神。我国古代有很多赞扬和弘扬军队尚武精神的优秀文化,“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裹尸马革英雄事,纵死终令汗竹香”、“欲知肺腑同生死,何用安危问去留”等经典名句,彰显着临敌不怀生、报国不惜身的豪情壮志,彰显着义无反顾、勇往直前的骁勇作风,彰显着仁者无敌、无所畏惧的英勇气概,融入全部血液,激荡每次脉动。
         优秀传统军事文化传承着军队的基因、支撑着军队的精神,必须创造性转化、创造性运用、创造性发展,使之成为涵养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文化之魂,成为发展先进军事文化、传承红色基因的精神之根,成为助推强军实践、催生制胜智慧、培树战斗精神的力量之源。
创造性转化。要自豪地接续深厚积淀的文化底蕴,传承独具特色的民族精神,矢志不渝坚持,与时俱进转化。抓住本根来培元,用好用足优秀传统军事文化,不断丰富官兵的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铸牢精神支柱,激发忠诚于党的政治情怀,践行忠诚祖国的铮铮誓言,坚定忠诚事业的价值追求。抓住脉络来贯通,追根溯源、贯古通今,抓住内在发展脉络和基本走向,循络而成径,循脉而成势。抓住精髓来拓展,顺应新的时代趋势,立足新的实践空间,汲取精华、去其糟粕,博采众长、兼收并蓄,延伸拓展、推陈出新,使优秀传统军事文化始终迸发永续发展的勃勃生机。
         创造性运用。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传统军事文化凝结过去,承载现在,昭示未来,只有融进工作、用于实践,才能落地生根、破土发芽。运用到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培育中,汲取道德精髓,传承优秀品格,弘扬传统美德,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自觉行动。运用到提升战斗力的实践中,以实战磨炼提升实战能力,以过硬作风打造过硬素质,为实现强军目标提供有力文化支撑和精神动力。运用到战斗精神培树中,激发“以战为荣,精忠报国”的爱国情怀,激发“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战斗意志,激发“敢于亮剑、骁勇善战”的军人血性,激发“舍我其谁、敢于争锋”的英雄气概。运用到新型官兵关系构建中,让身先士卒、官兵一致、团结友爱、同甘共苦的思想在官兵关系、兵兵关系中得到弘扬,使优秀传统军事文化始终奏出铿锵有力的时代强音。
         创造性发展。弘扬传统军事文化,要与时代互动,与世界互动,与实践互动,寻求新突破新跨越新发展。融入强军目标的时代要求,牢固根基,补充血脉,汲取营养,使听党指挥成为坚定理念、高度自觉,使能打胜仗成为岗位理念、职业操守,使作风优良成为价值理念、行为习惯。融入现代战争的时代内涵,创造性发展伐谋伐交、合纵连横、远交近攻的战略指导,创造性发展知己知彼先弱后强、攻敌要害避实击虚、攻其不备出其不意的战争方略,创造性发展示真示假、刚柔相济、先机制人的战争策略,使传统军事文化插上现代战争的翅膀。融入先进军事文化的时代特色,紧跟时代发展步伐,紧贴使命任务需求,紧扣官兵思想变化,浇灌传统营养,汇聚时代元素,使优秀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时代精神相一致,互为滋养,相融共生,同步发展。融入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以高度自信的定力、抢抓机遇的魄力、接续向前的动力,扬弃旧义、创立新知,赋予传统军事文化新的时代理念、时代价值、时代精神,开启心智,激活思想,彰显活力,使优秀传统军事文化始终彰显经久不衰的磅礴力量。

战斗文化点燃强军激情 ——江苏省军区举办干部文化建设观摩活动侧记

杨兴友 李永鹏 肖 林 

 
       常熟是现代京剧《沙家浜》的人物原型和故事情节的发生地,有着浓厚的国防文化氛围。近日,江苏省军区组织200名将校军官来到常熟市人武部,以观摩会的形式学习借鉴该人武部以干部文化为抓手,打造强军文化“干部篇”的做法。近年来,尤其是习近平主席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鲜明提出要“加强军事文化建设,打造强军文化”后,江苏省军区针对干部队伍建设中普遍存在的重点和难点问题,积极发挥先进军事文化涵养和教育人的作用,大力提升军事文化软实力。
“硬件文化”天天见,茶余饭后熏陶人
       人们常说,苏州园林甲天下。走进常熟市人武部,仿佛走进了一个浓缩版的园林,不同的是普通园林讲究的是闲情雅致,而这个浓缩版的小园林讲究的是军人阳刚之气,传播的是精武文化,培育的是战斗精神。
       营区不大,只有六七亩地,但布局错落有致、干净整洁,既充满文化味,又充满战斗性。办公楼的右侧围墙上,古铜色大型宣传栏一字排开,宣传栏内镶嵌的是常熟市历史文化介绍,和对省军区干部文化核心理念“忠诚”“精武”“进取”“服务”“清廉”等几个关键词的解读。
       办公楼的北侧,沿墙而建的是一条数十米长的文化长廊,名曰“清风廊”,廊内悬挂着几十幅历代仁人志士的励志名言。这些励志名言,有的抒忧国家之忧、忧民族之忧,有的表达对勤政廉洁的感怀,让干部职工在茶余饭后一走进这里,就在无形中受到熏陶。
       近年来,江苏省军区要求不断加大对文化建设的硬件投入。如今,走进省军区所属部队各个营区,都能看到独具特色的文化长廊,这些长廊或讲述我党我军发展壮大的光辉史,或讲述本单位艰苦创业史,有的着力展示身边人身边事。闲暇之余,官兵们在长廊里谈理想、话人生,“战场打不赢、一切等于零”等精武强能的思想在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中被夯实。

        “软件文化”网上见,线上线下滋养人

        12月中旬,在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到来之际,江苏省军区在所属部队开展了一系列以“牢记民族耻辱,献身强军实践”为主题的教育实践活动。和以往不同的是,今年他们在开展此次活动时,不但在“线下”而且在网上同步进行。
        硬件过硬,软件不软。走进常熟市人武部的网络学习室,打开电脑,笔者很快就进入了他们的“网上文化广场”。虽说只是一个人武部的局域网,但笔者见到,这里不但有近千部历史书籍、300多部红色电影、上百首革命歌曲,还有采访数十位老红军、老八路和抗战老兵幸存者的视频。
        根据时代发展需求,江苏省军区高度重视用富有时代特色的网络文化教育人感染人。某舟桥旅升级改造政工网硬件设施,实现千兆到营、百兆到连。他们不断丰富政工网信息,完善政工网功能,先后开办23个频道、126个栏目,突出体系作战、信息化知识学习研究,定期组织信息化指挥技能网络训练。
        网上红红火火,网下热火朝天。江苏省军区还结合新干部报到、晋职授衔、驻训演习等时机开展仪式文化、战地文化、网络文化活动,组织岗位建功的先进典型上台谈体会,不断增强广大干部的文化认同感、职业荣誉感和政治责任感。如今,江苏省军区近年来大力倡导的“弘扬六股气”“唱响八支歌”“四不贪”“四个管住”“四个珍惜”,终身铭记“四句话”等与干部有关的特色文化理念已深入人心。

        “红色文化”经常见,净化心灵砥砺人

        10月下旬,以当年新四军和常熟人民抗日战争为素材创作的大型情景剧《芦荡烽火》,在历经一年多的排练后正式在沙家浜景点公演,苏州军分区干部有幸成为该剧第一批观众。该剧充分运用现代声、光、电和舞美艺术,使观众在观赏剧目的同时受到教育。
        江苏省有300多处红色景点。多年来,江苏省军区在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上坚持以先进文化为载体,靠革命理想铸牢军魂、用红色资源砥砺忠诚。某预备役高炮师政治部主任雷解来说:“有时组织一次参观,比讲多少大道理都管用。基层干部喜欢这种把深刻的思想教育渗透到生动活泼的文化活动当中的教育形式。”
以苏州为例。苏州是吴文化的发源地,文化积淀丰厚。苏州军分区先后签约挂牌了沙家浜、“孙武苑”、黄山烈士陵园等9家教育基地,作为干部文化教育实践场所,不但定期组织干部参观见学,开阔视野,还依托这些资源在干部中开设了绘画、书法、篆刻、诗文培训班,并组织干部开展“品古城文化、看现代苏州”征文活动,通过举办军民共建文艺汇演、文体竞赛等活动,引导大家在追求积极健康的文化生活中陶冶情操、接受洗礼。

         “服务文化”行动见,着眼打赢关爱人

         建设干部“服务”文化,就是要求各级党委把关心关爱干部的工作做实,让每名干部有想头、有干头、有奔头;对于干部本人而言,就是要自觉立足本职岗位践行我军宗旨,当好人民群众“服务员”、军地感情的“联络员”。
         今年1月,当得知某通信团工程师丁晓捷的孩子白血病复发住院后,南京市鼓楼区人武部立即协调区委区政府,特事特办,由民政局拿出3万元送到病房。关心干部成长成才是最大的关心。在江苏省军区,所有师级单位都有这样的规定:干部在职参加学历升级并顺利毕业的,由单位报销不低于60%的学费。以淮安军分区为例,仅最近3年,就有61人完成了在职学历升级,135人参加军地通用人才培训。淮安军分区探索出台的“随军家属就业率、军人子女优质学校就学率和正团职干部转业副处实职安置率三个100%”的经验得到中组部和国务院民政部门的肯定。

收藏】  【打印】  【关闭

上一篇:基层建设
下一篇:强军楷模

相关新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