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蓝色心迹  >  读书体会  >  正文

不要问我为何如此眷恋—《看见》读后感(姚智彬)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姚智彬  时间:2017-01-06 12:56:00  阅读:
      人们声称的最美妙的岁月其实都是最痛苦的,只是事后回忆起来的时候才那么幸福
                                                                                                                             ——题记
      2015年年初,因产子等原因离开央视而久未出现在荧幕上的前央视著名记者重回观众的视线,发布了一时之间轰动网络的时长达103分钟的记录片《穹顶之下》(柴静雾霾调查),视频一出,引起舆论一片哗然,有人说这部柴静自称以稿费自行完成拍摄记录片是中国新闻的业界良心,苦至环保部部长看守之后亲自发短信给她致谢;也有人说柴静的所谓“公益记录片”背后操手是国外商业甚或为政治力量,是是或非无从考证,但看过其书《看见》的观众,想必是选择相信柴静对祖国的苦心,哪怕真有国外势力资助,这个出发点也是不会错的。
       《看见》一书成书于2013年1月,是柴静讲述央视十处历程的自传性作品,既是她个人的成长告白书,某种程度上亦可视作中国社会十年变迁的备忘录,这本书中区分详略地记述了柴静职业生涯中具有重大意义的采访事件或经历,其中也有她作为一个文艺青年对生活细腻的感知和思考。
       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前两章,柴静作为一个初来乍到,不懂如何做好一个记者和主持人的新人,在工作挫折之中不断反思,不断找寻,不断改变,不断否定,这很像现在年纪的我们迷茫但又坚强。书籍、前辈、同事给了她许多启发和指引,让她一路磕绊地走上新闻的轨道,她在碰到前辈的冷水,社会评价的讥讽时也有千万次的想放弃吧,毕竟她如果还在湖南卫视主持的话,又轻松又名利双收,何苦要在偌大的央视做一个小小的临时工,但就像陈虻对她判断的那样,这块可成璞玉的石头,值得被认真对待。她在沮丧之后总能找到前进的力量,在黑暗中摸索出前进的方向。不甘心的时候就是在进步,痛苦的时候就是在成长。蚕作茧自缚那么久,只为破茧那一刻已完全成长。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有低谷期和高峰,可是回首时我们会发现,低谷期的成长速度远远超过高峰期,所谓韬光养晦正是一种卑微和学会自视的冷静,人生中会有很多个时候,失败之后甚或成功之后,我们都会迷茫无措,不知下一步该向何处,有一句话说:迷茫的时候,要走艰难的路。柴静在序里写到:陈虻说过,死亡不可怕,最可怕的是无意识,那才相当于死。他所期望的,是我能继续做他曾做过的事—就像叶子从痛苦的蜷缩中要用力舒展一样,人也要不假思索的从蒙昧里挣脱,这才是活着。
       在整本书中柴静的采访经历都很具有传奇色彩—非典病房中的一线记者、双城连续服毒事件调查、家庭暴力、山西煤矿调查、虎猫事件调查、华南虎事件调查、地震灾区重建、奥运会采访、征地调查、卢安克大山中支教、药家鑫事件……,柴静说自己是个很不喜欢扎推的人,凭借一些打动自己的新闻深入探索作新闻,她被朋友质疑“现在做的这些题目太边緣”,却从始至终保持她关心新闻中的人的态度。在看她的一些调查采访时,常被她那股子对真相、本质穷追不舍的劲头打动,她最初想要自己有的“欲望”她得到了。在中国社会中,许多无名力量的暗中交错沟通,执着于真相的她,很容易在深入新闻事件调查时被利益集团阻挡。她的勇气才更可贵。同样地,在这次雾霾调查中,她的触手又伸向了那些污染企业,这个国家里更多的利益集团,她依然像一个一往无前的勇士一样,没有屈服,没有停下。一个没有太多专业知识的记者,她也做到了顺藤摸瓜,去问有关部门,去找答案,如一个思维清晰的侦探一样。她是一个见过太多阴暗的记者,何偿不知道她正在做的有多凶险,但她依然义无反顾地去做了,她说:他人经受的,我必经受。这又是怎样的一种大爱。
       一路走来,柴静的文字里要感谢的人太多,比如在其故去之后才开始写作《看见》的陈虻,带她走进央视走进记者这个行当,带她从蒙昧中苏醒过来;比如一路陪伴她度过艰难岁月的好友至亲们。比起冷漠的真相,也许朋友亲人更多地支持她走过一道道坷,因此她满怀着感恩,书的尾篇和后续是她为朋友,曾帮过她的人而作。同时,她对祖国、人民、脚下这片热土也怀着同样的珍视与感恩。她说:一个国家由一个个具体的人构成,它由这些人创造并且决定,只有一个国家能够拥有那些寻求真理的人,能够独立思考的人,能够记录真实的人,能够不计利害为这片土地付出的人,能够捍卫自己宪法权利的人,能够知道世界并不完美,但仍不言乏力不言放弃的人,只有一个国家拥有这样的头脑和灵魂,我们才能说,我们为祖国骄傲,只有一个国家能够珍重这样的头脑和灵魂,我们才能说,我们有信心让明天更好。
      这是一部著名记者的成长史,更是一部千千万万中国人的心灵史,每个人都能从中看到自己的影子,最后以陈虻对柴静的一句劝勉结束,以慰后来者:不要因为走得太远,忘了我们为什么出发。

收藏】  【打印】  【关闭

相关新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