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对身处军营的人来总说有着特殊的意义,因为这是一个关于离别的时候。
每当这个时候,不论自己是否面临走留,退伍的话题总会成为战友们一起闲侃时的谈资。
可能很多人此时已经在掰着手指数着离队的日子,他们曾经一度认为漫长的军旅岁月可能在这会也会觉得不过是弹指一挥间,“五年”“八年”“十二年”“十六年”不过是白驹过隙,忽然而已。
在这萧瑟的退伍季里,内心最为波澜壮阔的莫过于那些满服役期的战友。即将告别军营的他们,可能会期待、激动,也可能会留恋、不舍,但可能更多的是对自己未知前路的迷茫与焦虑,毕竟“退伍后的路该如何走”是老兵们最先遇到的现实问题。
说三个基层士官的小故事:
一期士官王一,某连队战斗班班长,今年五年服役期满,即将告别军营。
自转士官以来,王一凭借过硬的军事素质一直在比武竞赛的一线,也一直担任连队尖刀班班长,为人勤奋,责任心强,工作中扎实肯干,在连队官兵中口碑甚好。
但出于多方考虑,自己还是选择了退伍。
前段时间与他聊起退伍后干什么的话题,他说,其实这个问题他一直都在想,但至今都没有一个确切的答案。毕竟是指挥类士官,不像专业士官那样有个一技一长,退伍后干什么,想想这个问题确实很让人迷茫。
我说,你在部队能干得这么好,出去了也一样。
他笑了笑说,其实也没什么好迷茫的,在这个社会,只要不怕吃苦,踏实肯干,总会把生活过好。当过兵的,啥苦没吃过,车到山前必有路,怕个球……
二期士官王二,某连队炊事员,今年八年服役期满,即将告别军营。
王二当义务兵时,被送去学厨,转了士官后,便一直留在了炊事班,一待就是六年,如今的他早已是能够独掌大勺的大厨,做的饭菜,深受官兵好评,尤其是那刀削面,堪称一绝。
谈及退伍后的想法,他显得很是淡定,说早已经规划好了,准备回老家的县城里开个小餐馆,门面是自己家的,不用考虑房租,至于以后生意怎么样,就看自己的手艺精不精了。
每当说起这时,王二眼里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
那时我在想,相对指挥士官而言,像王二这样的专业士官,有着一门手艺还是有些优势的。毕竟手艺能够直接嫁接到地方,成为自己谋生的手段,而且还是自己擅长的领域。
三期士官王三,某连队司务长,今年十二年服役期满,即将告别军营。
十二年的军旅生涯,王三当过战斗班班长,后来转任连队司务长,如今已娶了妻,生了娃。
为了更好地照顾家庭,三期到头时,王三选择了退伍。由于三期士官已符合安置条件,但王三却从来没有打算选择计划安置,而是打算一次性买断。
他说,尽管现在出台了专门针对转业安置的政策,但安置压力大仍然是当前社会不争的事实,很多干部都安置不好,更不用说我们了,从另一方面来说,按部就班地生活了十二年,也想换个活法,尽管前路未知,但自己还是想闯一闯。
以上三个人物,很可能代表了很多即将离开军营的老兵们内心的想法(计划安置的除外)。
一些人可能只想着退伍后要去哪里潇洒一番,放纵一把这些年被束缚的自己,并没有想过未来的道路究竟该如何去走,这无可厚非,也是人之常情。但无法避免的是,终究得面对如何养活自己包括家人这个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毕竟不可能还总是生活在父母的羽翼之下。
但曾经无限渴望的外面世界可能并非都是诗和远方,一到社会上就想找一份吃穿住都不用管工资还能与在部队相等的工作也并非轻而易举。一些人总喜欢拿有过从军背景的商业传奇来说事,但个人认为,这些牛叉哄哄的商界精英真的与我们没有半毛钱关系,毕竟这么多年这么多复转军人,也只出了一个任正非,一个王石……
绝大多数的我们都是普通人,最先面对的可能就是柴米油盐酱醋茶,这时,脑海里便会开始考量“我在部队到底学到了什么”“我会什么”“出去之后我能干什么”诸如此类的问题。
关于这个问题,笔者认为,要说在部队学到一些能够直接嫁接到地方的专业技术,这恐怕并不多,部队给予我们的更多的可能是一些关于意志品质作风精神上的东西,但我始终相信,这些看似“虚无”的东西一定会在某个时机某个场合助我们一臂之力,也请所有退伍的战友足够相信自己的军旅历练绝非无用。
想想自己新兵连的战友,如今只有自己还在军营里艰难爬坡,其他人都早已回到地方。前段时间和其中一个战友打电话,他说自己现在已经结婚了,和爱人在老家那边摆了个烧烤摊,生意还过得去,虽然是辛苦了些,但日子也在越过越好,用力生活的人,上天总不会亏待咱……我打心里为他祝福。
即将转身的老兵,面对二次择业与不可预期的未来,可能或多或少都会感到迷茫。只愿你们回到地方后依旧保持战士的姿态去面对生活中的艰辛与不易,即使脱下了军装,也要像战士一样去战斗。
祝每一位转身的老兵都能在地方上开创出自己的新天地!